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 国际资讯
秘鲁经济改革仍需“披荆斩棘”
时间:2022-04-20  来源:经济日报
  内外需强劲、贸易利好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秘鲁经济强劲复苏。但鉴于秘鲁央行已连续加息且外部金融环境趋紧,以及国内民众组织抗议活动,多个国际机构下调了秘鲁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同时,秘鲁货币政策面临促增长和降通胀的两难选择。从长期看,秘鲁唯有实现结构性改革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增长。
  秘鲁是拉丁美洲地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经济一度萎缩11%。但在秘鲁积极推行疫苗接种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努力下,国内防疫措施逐步放宽,经济活动有序重启。2021年秘鲁经济强劲反弹,增长13.3%,居拉美地区第二位,创1992年以来最高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内外需强劲、贸易利好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秘鲁经济增长。一方面,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下,秘鲁国内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快速复苏,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由此带来的国内就业恢复和民众购买力提升,不断刺激私人消费及投资增长。秘鲁中央储备银行(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秘鲁私人消费增长11.7%、私人投资增长37.6%。
  另一方面,秘鲁是资源丰富、种植业发达的传统农矿业国,对外部市场依赖性较强,主要出口矿产、能源和农产品等。伴随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带来的贸易条件改善,全球经济反弹带来的外部需求增加,秘鲁外贸总额增速显著提高。利马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秘鲁出口总额约5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4%,高于2019年的450.99亿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秘鲁央行已连续加息且外部金融环境趋紧,以及国内民众组织抗议活动,美国银行将秘鲁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5%下调至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下调至3%。
  “秘鲁货币政策面临促增长和降通胀的两难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洪朝伟表示,当前秘鲁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尚未完全恢复,但同时,秘鲁通胀率持续高涨,3月份通胀率高达6.82%,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远超央行通胀目标区间。秘鲁央行已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但这也降低了使用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
  洪朝伟认为,从长期看,秘鲁唯有实现结构性改革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增长。但疫情期间秘鲁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推高了其国内财政赤字水平,同时为抵消高通胀影响,秘鲁实行的社会转移和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财政负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有限的财政政策空间阻滞了政府实行结构性改革的进程。
  疫情危局、经济困局与秘鲁国内的政治动荡相交织,更加剧了其发展的不确定性。作为秘鲁经济的支柱产业,采矿业深受其国内政局影响。多年来,部分跨国企业在秘鲁矿产开发中,关注企业利益多于社会责任,引发当地社群不满。在疫情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民众呼吁进行国家层面的改革,爆发了一系列针对矿商的抗议活动,严重影响矿业开采。秘鲁总统卡斯蒂略在竞选中曾承诺,提高采矿业税率,更好地向社区分配矿业财富。但由于其加税计划遭到反对党的强烈反对,目前进展仍存很大不确定性。
  “相比邻国智利,秘鲁矿业勘探投资和新开采矿山数量明显不足,近10年铜矿储量未见显著增长,且基础设施落后、社区关系复杂、投资意愿不足,这些都制约了秘鲁矿业发展。”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郑猛表示,秘鲁政府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当前的矿业税改革举措,在尽量平衡政府和矿企收益的同时,利用税费改革增强私人投资意愿,将成为秘鲁政府需要考虑的关键。
  面对多重发展困局,中秘两国经贸合作成为推动秘鲁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后疫情时代两国经贸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秘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安东尼奥·萨帕塔表示,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秘鲁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秘鲁成为中国在拉美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未来双方应增进在投资政策、税收制度、施工标准以及法律规范等方面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郑猛表示,中秘双方已就自贸协定升级进行了多轮谈判,并在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以及全球供应链等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双方可通过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此外,双方应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以贸易多样化和投资便利化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合作为支撑,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推进中秘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咸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东方大苇莺 小身子有大能量
    东方大苇莺 小身子有大能量
    宁夏段黄河里的鱼儿们
    宁夏段黄河里的鱼儿们
    宁夏人物
  •  刘占祥:甘做“羊保姆” 助推产业
  •  李锦馨:情系“玫瑰谷” 逐梦产业
  •  “田长”杨立刚:拆走网红景 良田
  •  杨东芳:坚守初心的“播绿使者”
  •  常树华:瞅准发展前景带动大伙致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