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补血”动作频频。多家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此外,华夏银行、无锡银行的定增申请日前也已获批。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旺盛,叠加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发力,为提升信贷投放能力,银行增厚资本的动力加强。
Wind数据显示,兰州银行首发上市募集资金20.33亿元;青岛银行通过配股融资25.02亿元;另有重庆银行、成都银行通过可转债分别募资130亿元和80亿元。
尽管上半年没有银行股定增落地,但华夏银行和无锡银行的定增计划已于日前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按照计划,华夏银行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15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含本数);无锡银行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3.20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除此之外,在各类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尤其受到商业银行欢迎。据兴业研究统计,上半年各银行发行永续债1580亿元,国有行发行占主导,规模占比高达82%;二级资本债发行近3800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同样也是国有行发行占主导。
“从资本工具发行方均为国有大行占主导不难看出,国有大行为了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达标目标,存在着较为迫切的资本补充需求。”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认为,因此,尽快推出TLAC债务工具对缓解四大国有大行的达标压力,有着紧迫的必要性。
对于下半年二级资本债发行情况,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预计,由于二级资本债作为商业银行的常规资本补充工具,具备长期性、稳定性和规律性特点,2022年下半年发行规模预计或达3000亿元,全年发行量或达6800亿元。
多位专家认为,后续商业银行仍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需求。华西证券分析师刘志平认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信贷资产配置增加等多重挑战,内源性资本补充受到挑战,对外源资本补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