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近日发布公告,对校外人士开放学校食堂用餐,但要另收取50%“搭伙费”。消息一出很快登上热搜,说啥的都有,有的说怕影响师生就餐,也有的说收的“搭伙费”太贵。可复旦既然决定这么做了,以上问题能不考虑吗?《齐鲁晚报》在食堂现场采访了两位参观者,是对母女,她们说点了三个炒菜,菜价19.8元,就算加上“搭伙费”也很便宜。
复旦不是第一个将校内食堂对外开放的,有其他学校经验在前,复旦除了定出收取50%搭伙费,还规定校外人士用餐需等12点半过后。这是为了能错峰保障师生少受影响,听上去考虑得已经很周全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又说对校外人士不友好,搞差别对待。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想咋的?尽管高校对社会开放渐成共识,可毕竟不同于街边公园,要有相对封闭的学习与食宿环境,如何在满足校内供给之余给游客提供一些方便,各校要视自身情况量力而为。此外,高校食堂也有公益属性,与其他社会餐饮企业不同,复旦大学的这些安排没什么不好理解。
成就这条热搜的有多少是单纯出于好奇?怕就怕每个人站在不同利益场自说自话,嘈杂中混入些许恶意,结果伤害了想作为的那一方,由此缩手缩脚甚至放弃作为,那还谈啥尝试、闯劲、创新呢?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