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杭州、西安、广州举办的“3·15问题车展”引起广泛关注。此次车展不同寻常,车主们纷纷携带问题车辆来到现场维权,揭露汽车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汽车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汽车质量问题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举办“问题车展”不仅为车主们提供了一个维权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汽车行业现状的窗口。车企在看到维权给自身品牌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应正视车主们提出的问题和合理诉求,真正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监管力度,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销量增长的同时,质量投诉也随之增加。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在2023年的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服装、通讯类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化妆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量达到41550件。据车质网统计,2024年1月该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4053宗,创造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环比下降5.4%,同比上涨85.6%。
从各地“问题车展”的现场看,中外品牌都有,不乏价格几十万元的车辆。消费者如果能通过既有渠道得到妥善解决,断不会携车辆参加“问题车展”。而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背后,是技术问题,制度缺失,抑或是车商不重视,长时间累积之下让车主冲破阻力,到车展现场维权。问题车辆的确需要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各方掰扯掰扯,给行业来一次“刮骨疗毒”。
“问题车展”旨在搭建起一个车主和厂商沟通协商的平台,倡导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权,并通过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媒体的发声,督促汽车厂商直面并解决车主遇到的问题。展示问题不是“问题车展”的最终目的,希望能借此让车企重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汽车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提升。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