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社区民意
疫线笔记 | 隔离酒店里,是这样的
时间:2021-11-17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科协学会部部长、一级主任科员王文海
  11月3日,我和单位的王子成、高原、吕君莉3名党员干部,还有5名来自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兴庆区人武部的2名预备役民兵,入住隔离酒店开展疫情隔离管控。
00d86176ed0b22f89da90d.jpg
  为了确保安全防护,我们组织医生对工作人员和酒店服务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持续了2个多小时,医务人员指导每个工作组成员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直到考核达标。经过培训,我才知道医务工作者穿脱防护服是非常繁琐和辛苦的事情,穿防护服可能需要1分钟,脱防护服却需要30分钟或者时间更长。
00d86176ed0b22f89da90e.jpg
  工作组在隔离酒店设置三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隔离人员通道、工作人员通道)。为提高隔离管控效率,工作组需要在每个楼层的楼道里放一部对讲机,安排预备役民兵在酒店监控室里值班、在楼道里巡逻,如果有隔离人员走出房间,预备役民兵从监控里看到,可以用对讲机向他们喊话,并通知我们及时处置。
  借对讲机的任务交给了我。我联系了银川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负责人赵阳,他很痛快地答应了,还关切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防护。1小时后,对讲机送来了,一共10部。同时送来的还有两箱矿泉水、两箱方便面、一箱奶茶等慰问品。2020年疫情突袭,赵阳和他的团队为抗击疫情捐赠了各种物资,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还组织10多名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赵阳经营的公司,因为疫情已经亏损了几十万元,他还心系社会,全力支持隔离管控工作。
  隔离人员都是用救护车闭环转运到酒店的,一个人(或一家人)乘坐一辆救护车。刚开始接收隔离人员时,隔离酒店门口一下子来了好几辆救护车,闪烁的灯光格外耀眼,也牵动着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心。
  一组医务工作者先对送来的隔离人员进行测温,询问其身体状况,并逐一进行登记;另一组医务工作者再对他们采集核酸样本,发放房卡和温馨提示;拿到房卡后,隔离人员由一名预备役民兵领至电梯口;隔离人员上到楼层后,另一名预备役民兵从监控室通过对讲机喊话,引导隔离人员进入自己房间。
  我也穿上了防护服,主要负责和救护车司机进行转运隔离人员的交接,并协助医务工作者核实和确认隔离人员信息。说实话,一开始,我的内心还是有一些紧张,毕竟我们隔离管控的全是确诊病人的密接者。但一辆救护车走了,又一辆救护车来了……慢慢地,我的腿酸了,脚也麻了,内心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00d86176ed0b22f89da90f.jpg
  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们连续三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有的同志顾不上吃午饭,转眼又到了晚饭的时间。他们没有时间喝一口水,也忘记了饥饿和寒冷。工作组组长王子成,因为要协调各种事情,半天时间接打了200多个电话,嗓子变得沙哑了;医务组负责人何燕要组织医务人员为隔离人员测温、做核酸,随时关注和掌握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深夜还在解答和安抚隔离人员;预备役民兵杨龙龙和金少鹏,在监控室24小时值守、在楼道巡逻,他们所负责的工作虽然简单枯燥,但一丝不苟,默默坚守;还有刚满18岁的酒店服务人员杨淑涵,到酒店实习没几天,就赶上了这场卷土重来的疫情,她不畏危险、不怕麻烦,默默地穿脱防护服,坚持为隔离人员送餐、送水、收垃圾,这些经历也让她变得更稳重、更成熟。
  这段时间,工作组所有成员都在各自岗位上坚守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目标只有一个,疫情不除,绝不收兵!  (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采访整理)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疫线笔记丨疫情中,最好的“降压
  •  疫线笔记丨这一次,不再害怕未知
  •  疫线笔记丨在平凡中彰显忠诚
  •  疫线笔记丨和喜鹊打响垃圾“保卫
  •  疫线笔记丨寒风中的“守夜人”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宁夏人物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程冬珍:将大爱进行到底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