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社区民意
疫线笔记丨守护,守护!
时间:2021-11-17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 王景升
  11月9日,凌晨两点,万籁俱寂。烈烈寒风中,呼呼作响的蓝帐篷里,冷气萦绕在被子周围。这夜色中,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此刻的心境,但我又真切觉得,寒风中,我的心反而是温热的、夜色反而是温暖的。
  “请问你们还需要志愿者吗?我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
  “需要啊,需要。社区志愿者人手倒不开。”
  “我看群内消息,好多快递没人送。”
  这是第一天来参加志愿服务的一个小插曲,看着她骑自行车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瞬然温暖。在这全民抗疫的大势中,总有一些平凡的身影逆行而上,令人感动。
f44d305ea08b22fa16420f.jpg
  仅有34栋楼的小区,我来时已经封控了18个单元,且仍在不断增加。每个隔离单元都24小时执勤,定期消毒杀菌、体温检测、源源不断派送物资……校(院)第一时间派出了12人的志愿服务队,但对庞杂的工作来说,人手依然还很紧张。一个小姑娘,在一大包一大包送东西的间歇,抽空坐到我们执勤点的椅子上,捶起了腰;一个大妈,在收隔离点的垃圾,托我给拍张照片,在她防护罩背后,难掩的自豪。此情此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取一次快递,多清一次垃圾,多提一壶热水。接我班的一名志愿者,每次都会提前过来。来了先急急问一句:“你吃饭了吗?早点回家吃饭。”后来聊天了解到,他白天在老城区执勤,晚上又到他住的小区做志愿者。
  有一次,他领着女儿一起来接班,看着跟在他身后怯弱而不失礼貌的女儿,单薄的校服在寒风中裹在身上……爱是一种传递,受他影响,每个黄昏,我都会尽早赶到执勤点,换下执勤一天的同事。
  “我坚守在二一七社区防疫岗位,现场向您报告,11月2日上午,这里防疫态势整体平稳。”“照顾好自己,注意防护。”“被这寂寞金秋的一树银杏和天使白治愈……”部门的8个人,4人封控在家,现在只剩下两种人,隔离者和志愿者,彼此在微信群里,用一条条即时动态,关怀、打气。
  我本对各种轰炸式的信息有抵触,然而此时此刻,听到滴声响起,总会第一时间拿起手机。“7号楼已到岗”“核酸采集人员入户为管控居民服务”“同志们,谁的防护服没脱,来7号楼支援一下,东西太多了,最好是男士……”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在这个初冬的夜晚,我守着这一顶蓝色帐篷。曾经,在中蒙边境上,我住过同样的帐篷,看过同样的夜色。不一样的是,那里是界碑,这里是防线。
  忠诚是无悔的选择,也是无上的服从。从橄榄绿到志愿红,从边防兵到党校人,守护在天穹下这顶夜色中的蓝帐篷,身上的颜色变了,不变的是初心,是使命,是担当。 (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采访整理)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疫线笔记丨疫情中,最好的“降压
  •  疫线笔记丨这一次,不再害怕未知
  •  疫线笔记丨在平凡中彰显忠诚
  •  疫线笔记丨和喜鹊打响垃圾“保卫
  •  疫线笔记丨寒风中的“守夜人”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宁夏人物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程冬珍:将大爱进行到底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