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社区民意
疫线笔记丨心中有光 一往无前
时间:2021-11-17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唐英荣
  10月23日,我所在的永宁县委宣传部接连有干部打电话说单元楼被封了,怎么办?我说没关系,安心待在家里,乘机好好休息一下。隔离的人走的时候都带着笔记本电脑,没被隔离的,一人一身军大衣,没有什么动员和宣誓,直接开干。
  24日,根据县上统一安排,我们全员到望远支援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下午5点钟,我们提前吃饭后到望远市场,进场就傻眼了,点上已经聚集了近千人,有些是听到消息下午2点多就来了。看到一张张焦急等待的脸,我们连穿大衣都没来得及,直接投入了“战斗”。组织排队、告知程序、维持秩序、帮录信息、采录健康码,一遍又一遍、一队又一队……林骏部长拖着已经受伤一周的“病脚”,一瘸一拐地在寒风中拿着喇叭,一遍一遍喊着:“大家不要着急,多晚我们都等大家,只要还有一个人没做上,我们就不走。”
  直到凌晨1点多,我们点位上的群众终于一个不落做完了核酸,这时大家才感觉到冷,只因身上湿透的汗水已在夜晚的冷风中结成硬块。大家即使裹上军大衣也缩成了一个团。市上支援我们的医护人员走了,正在收拾准备撤离的县医院护理科贺护士长突然说:“这会望远人家点位的人还比较多,我们要去支援吗?”看着同事们瑟瑟的身躯、通红的脸庞,我有些犹豫,可还是鼓起勇气询问大家还能不能坚持,不能坚持的可以先回去。没有一个人说“不”。
  林骏部长问护士长:“我们的人没问题,你们呢?物资呢?”
  护士长说:“采样管我们还有很多,你们的人要是没问题,我们就往死干!”
  26日,早上会议安排后,我们就紧急到所包村支援大范围核酸检测。有了前两天的经验,今天的操作更为熟练。我们包的宋澄村属农村地区,60%以上都是老年人,能使用智能手机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进度很慢。越慢人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是往前挤。很多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核酸检测的群众开始大声抱怨和咒骂。林骏部长又拿起了他的“大喇叭”,站在农用车上不停宣讲,其他人就像脚踩着风火轮,一边帮忙录信息、一边大声喊着“保持一米线距离”,一边还不时扶着快要摔倒的孩子,护着队伍中的老人……就这样,忙疯了。
  喇叭没电了,林骏部长用嗓子喊,最后嗓子也哑了。干部们的手机没电了,从村部借来充电器一边连着线一边蹲着录信息。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多,广场上的人终于慢慢散去。乡镇给准备的盒饭早已冰透了,还好有暖壶,大家泡着热水席地一蹲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胜利地笑着,像极了湖坝上觅食的小麻雀。
f44d305ea08b22fa167515.jpg
  10月27日早上7点钟,我们来到了宋澄村的老庄子。早上的风格外冷,耳朵和手冻得生疼。这次,我们特意带了几个手机操作熟练的年轻人。在乡镇和村队干部的有序组织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附近供港蔬菜基地的工人也来了,这些操着外地口音的工人背着娃娃,都顺利做了核酸检测。
  我在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向往能成为英雄的。即使不能感动别人,至少让自己觉得值得。也正是这份执着,让在疫情前线的许多平凡人身上都散发出不平凡的光,温暖而又明亮。  (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采访整理)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疫线笔记丨疫情中,最好的“降压
  •  疫线笔记丨这一次,不再害怕未知
  •  疫线笔记丨在平凡中彰显忠诚
  •  疫线笔记丨和喜鹊打响垃圾“保卫
  •  疫线笔记丨寒风中的“守夜人”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宁夏人物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程冬珍:将大爱进行到底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