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社区民意
疫线笔记丨热腾腾的饺子,老张没吃上
时间:2021-11-17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宁夏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综合科副科长 王麒雯
  11月6日立冬的前一天,银川迎来一场大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下雪不冷化雪冷。”11月7日傍晚,气温降至零下13度,寒风卷起的雪花,纷纷扬扬从楼顶、树上飘洒下来,仿佛又下了一场雪。
  风雪中,一名男子火急火燎地向我跑来。简单交流后才得知,同样因抗疫值守连续十多天未回家的3单元住户老张听家里说有急事,就请假赶回来了。我带他到楼下,才发现原来是老张爱人和女儿心疼他连日值班,精心包好了饺子要“犒劳”他。望着久未见面的家人和热气腾腾的饺子,老张愣在了当场,我也有点懵。
  虽被亲情感染,但我还是诚恳地说:“大姐,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可这这这……这,这现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老张也回过了神,训斥起了妻子:“都什么时候了,不知道规定么?胡闹!赶快拿回去!”貌似语气严厉,眼神里却满是关爱。半晌,大姐抹了把眼角的泪,不舍地望着老张,上楼去了。看着老张蹒跚离去时落寞的身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疫情杀了个“回马枪”,整个城市被紧张氛围笼罩。无数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冲上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10月28日,我主动报名加入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下沉社区抗击疫情队伍中,赶赴阅海万家D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这件醒目的红马甲,赋予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荣光,但也承载着切断疫情传播链、守护群众安危的重任。除了成为帮助封控单元住户运送生活物资的“摆渡人”,更重要的,还是居民抗疫的“守护者”。
  最初,被封闭的居民不太理解,有的不愿参加核酸检测,有的执意要递送物品、遛宠物,还有的租户发现水电气欠费无法购买……不时有人表达着焦躁、质疑的情绪。我们一边马不停蹄开展服务,一边对每条问题耐心回复,竭尽所能帮助大家解决生活所需,缓解焦虑。对独居老人,我们挨家挨户通知做核酸、取快递、安抚情绪;对身体患病、行动不便的居民,我们及时联系医院、采买药品,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生活保障,也事关疫情防控的成败。
  老张的饺子没吃上,但我被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心里充满对无数奋战一线抗疫工作者的敬意,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顾大局、舍小家,默默坚持、深深理解、彼此守护的力量。
  生态环境厅党组为我们配备了防疫用品和保暖物资。寒冬里,吃着速热火锅,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支持,内心充盈着力量。周围居民不时送来的几句问候、几声感激浓缩着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许。
  立冬春将至,星空映衬下的社区已是万家灯火。“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抗疫勇士们在黑夜里闪耀着光芒,用真情和汗水浇筑起最坚强的防疫堡垒,守好一道道门、护好一座座城,为国家,为大家。(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采访整理)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疫线笔记丨疫情中,最好的“降压
  •  疫线笔记丨这一次,不再害怕未知
  •  疫线笔记丨在平凡中彰显忠诚
  •  疫线笔记丨和喜鹊打响垃圾“保卫
  •  疫线笔记丨寒风中的“守夜人”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宁夏人物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程冬珍:将大爱进行到底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