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刘佳珊
10月28日清晨,初秋似寒冬。疫情来得突然,看着不断新增的病例,身边不断被隔离的同事和亲朋,内心有些许焦虑。
早上7点多,吃完早饭去社区。其实头天晚上,我就开始想象志愿者工作起来是什么样子:穿着红马甲,拿个大喇叭,一栋楼一栋楼喊,又或是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给居家隔离人员送菜。但现实不是想象。
我被分配到一个不熟悉的小区,只能用步行导航,从小区南一直走到了小区北,到达点上,发现只有我一个人,隔离群里也开始发信息让帮忙取快递,外卖小哥在小区穿梭。正当得空取快递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大白”走来,心想,这是要给居家隔离的居民做核酸?那我配合好就行。但操控起来还是有点手忙脚乱。在隔离群发通知,摆桌子、吆喝大家下楼……一顿操作,却没几个人下楼。“大白”也着急,十八层楼呢,没有小喇叭啊。那就喊吧,脑袋里还想着如何让声波传得更远。幸好另一个志愿者来帮忙,而且熟悉防控流程。全员核酸检测完毕,额头早已沁出汗。
采集核酸的时候,有位大爷特别着急要去负一层,因为他的电动车从隔离那天就一直在充电,安全隐患让人非常担心。但是负一层封锁,按照封控要求,居民不得离开封控点,我迅速联系物业,另一位志愿者同物业人员一起到储藏间帮忙关掉电源。安全隐患解除,让大家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收到信息,刚出来做核酸的居民,忘了带钥匙,一家人被关在了门外。物业联系开锁师傅进户开锁。门开了,可是开锁师傅犯了难,防护服如何解开呢?幸好一旁的志愿者帮忙,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如何脱掉和处理防护服。
这位志愿者姐姐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本可以选择在家,但她却冒着风险出来帮助封控的居民。到了中午,她喂完孩子她就立刻返回了隔离点,自己都没来得及吃饭。我对她说,“姐,回家看看孩子,点上有我呢”,她却说,“一个人总是不方便,你去取快递了,点上没人可不行”。望着她来来回回忙碌的背影,我心里也踏实了好多。
一天的志愿活动很顺利,邻居们很支持,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姐姐也很帮助我,中午还有隔壁退休的老党员陈叔来帮忙,让我消停吃了口热乎饭。累,但很充实,是他们让我感受到: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