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各部门单位选派精干力量,在兴庆区疫情防控一线担任“点长”,他们负责处理突发事件、人员分工、安全管理、指挥调度等工作,用责任和担当,筑牢防疫“安全网”。
对于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李志锋而言,凌晨响起的电话铃声已是常态,但只要接到电话,他便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年近六旬的李志锋是银川市住建局的下沉干部,也是点位上的“点长”。“他稳重睿智,点位上无论遇到什么事,处理起来都得心应手。”与李志锋朝夕相处十几天的新华街街道鼓楼社区党委副书记马莉萍这样评价。
自10月7日以来,李志锋成了点位上的“常住人口”,手机24小时开机,充电宝随身携带,协调、统筹、调度,事事亲力亲为。虽然社区在防疫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会遇到一些新的棘手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拿不定主意时,总能在他这里吃到“定心丸”。
“他言语平和、待人亲和,经常和我们聊天给我们加油打气。”在兴庆区应急管理局干部李海欣口中,李志锋像是一位邻家大叔,看到别人提重物时会主动搭把手,还经常给大家的保温杯里续热水,而且点位上每个人的名字他都记得非常清楚,封控单元里谁家有孕妇、谁家有病人也都记得。
另一边,在中山南街街道康华社区一小区门口,徐勇已经早早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和手套,变身“小蓝”,开始了新一天的“点长”工作。
徐勇是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的一名干部,10月10日晚上,在接到任务后,他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作为“点长”的他迅速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台账,完善管理漏洞,强化各类工作人员职责,等到一切工作理顺后,他就一直值守在小区门岗。
每天从清晨一直忙到深夜,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采样、门口值守、物资接送等各项工作,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筑起安全防线。
徐勇告诉记者:“‘点长’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担负着小区内防疫和服务保障的重任,所以自己必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虽然每天忙得马不停蹄,但能为群众做些实事,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就很满足也很骄傲。”本报记者肖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