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宁县城伊品水岸小区有一群特殊的“守门人”,他们头鬓斑白,却仍感使命在肩;年过古稀,却依然初心不改,他们就是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阳光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疫情发生以后,这些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协助社区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在战疫一线彰显银发力量。
深秋的清晨寒意袭人,71岁的老党员谢占林早早到达了疫情防控卡点,开始了当天的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作为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谢占林主动请缨到一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帮助工作人员对小区的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进行走访,统计大家所需要的生活用品。72岁的楼栋长张泽连日来值守在卡点,协助社区工作者,收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像谢占林、张泽一样的老党员、楼栋长、老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化身维持秩序的“引导员”、政策“解说员”、核酸采样“宣传员”,展现了平凡而坚定的抗疫力量。
长时间、高强度的抗疫工作就连年轻人也时常感叹身体吃不消,但年过七旬的他们没有一次提前离开岗位,更没喊过一声累、说过一句苦。这些“老战士”们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战线上,有时甚至忙到深夜才回家。“这场战疫,没有局外人。只有把防控疫情的大网织细、织密、织牢,大家拧成一股绳,群众的安全保障就多一点,就能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谢占林说道。本报记者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