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远离非法集资 > 典型案例
起底"善林金融"非法集资736亿 涉及全国62万余人
时间:2019-05-09  来源:宁夏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
  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某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自首,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

  一时间,投资人蜂拥向公安机关报案,曾经风光无限的善林总部被公安机关查处。几个月后,曾在北京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邻家便利店,因为主要股东善林金融爆雷、便利店持续亏损,2018年8月2日,全国168家门店宣布停业。
  警方查证,“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截至2018年4月9日案发,善林金融非法集资共计人民币736亿余元,涉及全国62万余人,其中实际未兑付投资人本金共计217亿余元。
  2018年9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将周某云、田某升等12人以涉嫌集资诈骗罪移送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另有41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移送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同时,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高额利息、承诺返本付息,不到2年上千家门开遍全国
  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林金融”)注册成立于2013年10月,法定代表人周某云做房地产起家,为达到融资目的,他招募了一批所谓有行业背景的人组成团队、搭建公司,并在全国大规模铺设门店和营业部,发售理财产品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等理财产品。
  跟e租宝案类似,善林金融在线下门店销售的产品实际上是虚构的债权类理财产品,其对外向投资者许以年化收益5%至18%不等的高额利息,承诺到期返本付息,骗取投资人资金。
  据公司高管高某强交代,善林金融最初推广的方式是通过业务员在商场超市里面发宣传单、电话推销、接头摆摊和保险等其他公司业务员介绍客源、网络上做推广等方式拉客户。普通业务员的年薪能达到10万以上,还有高额的佣金收入。

  不断涌入的投资资金让周某云尝到了甜头,周某云为公司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一年内要在全国开100家门店。但这种提法也仅维持了一段时间,很快,他又提出要在全国开1000家门店。“线下门店吸收资金速度快,我们对理财产品最高的承诺18%的年化收益,一般要求5万起购”。周某云交代。
  而事实上,从上海几个门店扩张到全国1千多家门店,善林金融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至2015年2月公司开设线上理财平台前,善林在全国的实体门店规模一直都在疯狂铺张,最高峰时善林金融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120家分公司和门店,总员工超过3万人。
  2015年2月起,周某云又将盘子部分转到了线上,先后设立“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后更名为“亿宝贷”)、“广群金融”四家线上投资理财平台,同样以承诺还本和支付高额利息为饵,通过上述互联网平台销售虚构的理财产品,骗取投资人资金。
  “善林金融的线上理财平台就是将其线下虚假债权打包后对外进行销售,扩大销售规模,向广大投资人募集资金。”负责侦办此案的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徐岗告诉南都记者,“善林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
  据公司高管高某强交代,线上平台上线的理财产品仅用2个月就募集到了近20亿的金额。
  包装虚假债券项目,花重金投广告提高知名度
  2016年度互联网金融企业50强、年度新锐投资服务平台、年度互联网理财创新平台、CSR中国教育奖、社会责任新锐奖、年度公益创新奖、行业标杆企业……善林金融的“履历”似乎过于亮眼。
  在大篇幅的公司发展历程介绍中,善林金融自称是一家大型专业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旗下拥有包括善林资产、善林商务咨询等多家子公司,设有合规的银行账户存管,安全透明、杜绝资金池,定期组织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为了更好的推销善林金融的理财产品,增加公众认知度,周某云还安排亲戚经营的广告公司专门负责善林的外宣广告业务,不惜花重金在大外墙、地铁车厢等处布置宣传广告,甚至斥资买下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广告,还成为中国女排赛事的赞助商,从而增加公众对善林金融的信任,推销公司的理财产品。
  正规的P2P平台只是信息中介,只能提供线上业务的撮合,周某云却假借P2P的名义,以债权转让为名对外销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但债权转让要有真实的债权、借款协议,周某云就投资了一些修桥修路项目借款拿来做债权转让。
  在善林对外宣称的投资企业中,有中耀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水晶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温泉干细胞医院、安源汽车、邻家超市(北京100多家便利店)等很多项目,而事实上投资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在总募集金额中占的比例非常少。
  “吸收投资人的大量资金,真正用来投资到项目上的比例仅有不到5%,且投资内容很单一。”浦东经侦支队徐岗告诉南都记者,“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这些投资项目实际上并无盈利能力,善林宣称投资公路等基础建设、入股其他公司股权,宣传正在研发新能源汽车,也只是在烧钱阶段,研发和管理能力落后,不可能挣回几个亿的投入。
  太快的扩张,销售端和对应的债权不相符,有公司高管提出这是做虚的债权、模式不正常,周某云就批评其思路格局太小。周某云在自首后交代,“善林金融只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做不到正规P2P公司那样点对点撮合,只能把放出去的债权进行打包,打包再进行债权转让,项目也是放大它本身的价值的。”
  为减少外界质疑,公司内部规定,业务员对外宣传不能说是理财产品,直接以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的名称代替,一方面显得专业,可以糊弄对投资概念认识不清的老年群体。南都记者拿到的一份2017年5月公司高管例会纪要中,在上线一款房贷产品时,要求“要避开房贷字眼,可叫资产抵押,资产抵押手续不要太复杂。”
  被约谈后躲避监管,发行资产包半年非法募集资金120亿
  善林金融最终崩盘前,上海当地监管部门就曾对其专门约谈过,指出其线下、线上募集资金存在问题。但周某云表面上配合整改,将沿街的线下门店数量减少,解散业务团队,实际上则是把业务员都转移到写字楼内,通过人力资源公司代办解除人事关系,再签订新的合同继续开展募集资金的业务。
  公司内部对员工也做了严格要求:“相关工作建立的微信群,完成工作任务后要及时解散,不允许截屏,敏感问题不允许在微信中讨论。”
  善林副总裁孙某庆交代,公司刚开始的宣传就是依靠发放这些宣传册、宣传单招揽客户,但后来上面规定不允许使用这种方式做宣传,就改成打电话推销,搞一些讲座,租用高档酒店开客户答谢会等,利用这些机会邀请潜在目标客户,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
  “这种借新还旧的模式到最后肯定是要爆掉的,因为没有造血功能,但我一停下来,投资人就会蜂拥而来。”周某云交代。
  2017年8月,为募集资金兑付前期出资客户本息,周某云召集公司高层田某升等人开会预谋,将公司实际控制的贵州中耀华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作为债权进行包装,通过隐瞒实际债权的方式,发行年化收益率8%至14%的“政信通”(又名“幸福之路”)理财产品。
  为吸引公众投资,善林对外宣传中耀华建是主营承包政府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是通过POS机刷卡将客户投资资金直接划拨到中耀华建。但实际上,投资人的资金都是直接归入善林金融账户,并没有投入到项目中。
  “其实这也是按期付息,到期还本的理财产品,只是用中耀华建项目来包装而已。”田某升到案后交代,公司提供的个人债权都是虚假的,从一些债权清单上发现,两笔债权信息、债务人名字相同,但身份证号码就只有一位数字不相同,债权金额都是一样的,“这明显就是虚假债权”。
  专案组告诉南都记者,善林金融在中耀华建项目的投资只有8个亿,应收账款10个亿,而其将这个项目对外包装成一个价值120亿的资产包,向公众非法募集资金。这个项目中每天新吸收的投资金额能达到7000万—8000万。
  “这个债权转让就是为了募集资金,善林公司所谓的这些债权都是虚假的,但是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不会具体去关心这些债权的真实性,客户只在乎投资回报率有多少,只要到期客户能拿到本金和利息就可以了。”田某升说。
  “只要公司推出了新的项目或者冲业绩,公司就会组织集体参观旅游活动,让大家看那个项目有多值钱。”南都记者拿到的一份2018年4月2日公司高管例会纪要中,公司计划在贵州兴义办公室建一个接待室,以便后期接待客户,还制定了“十五个城市”客户投资分享会。
编辑:祁雪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
  •  政府投资条例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
  •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  第五届宁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雨中最美丽的风景
    雨中最美丽的风景
    雨中情
    雨中情
    宁夏人物
  •  常树华: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追
  •  马闯:创业路上没有“退堂鼓”
  •  民营企业家陈树全二次创业冲顶营
  •  “办好事不是收买人心” 永宁县惠
  •  王黎君:一个扛着使命责任的中国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