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党建强才能企业兴。
13年来,宁夏水投集团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体制机制、融入中心任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国有企业党建制度,并将党建贯穿至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党建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和创造实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宁夏水投集团坚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和力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动实践,聚焦民生用水保障、重点供水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谋划了一批要事,推进了一批急事,解决了一批难事,干成了一批实事。
目前,110余项“办实事”事项、23项重点任务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已全面落地。在巩固“质量服务提升年”成效基础上,全面提升“一套标准、一个窗口、一个通道、一套考核机制”创建品质,让标准更优、窗口更亮、通道更畅、考核更实。

创新建成的高标准客户服务大厅、“96669”服务热线、“互联网+城乡供水”等民生项目,以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用户群众满意度,宁夏水投品牌“含金量”更足。
近年来,宁夏水投集团围绕“水务一体化人才小高地”建设,按照“创新机制、服务人才、高端带动、引领发展”总体思路,坚持引育并举、兼容并蓄,健全人才选拔使用、考核激励、评价退出机制,打破晋升“天花板”。

通过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外派交流等方式,打造知识结构互补、技能层级衔接的人才梯队;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浙江大学、河海大学联合办学,精准培养、订单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
充分发挥“劳模和技术创新工作室”孵化作用,重点培养技术比武尖子、科技攻关带头人。引导内训师、技术能手下基层、进厂站“传经送宝”,推动人才交流、技术交融。
探索“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联合、智慧嫁接”模式,柔性引进“客座专家教授”,借力“高端大脑”破解“高精尖人才”瓶颈,人才队伍建设由“单位储备”向“社会共享”转变,蹚出了选才育才新路子。
宁夏水投集团累计完成近2000名技术员工技能等级认定,开展各类培训和技术交流近3000期,拥有知识产权121项和科技创新项目87项,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4个。
如今,宁夏水投集团每年考取各类执业资格的人数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军人才”“科技英才”脱颖而出,岗位争相成才、人人建功立业成为主流,崇尚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学习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探寻宁夏水投集团的发展轨迹,深化国企改革成为其不断壮大的活力源泉。
宁夏水投集团是自治区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3家企业之一,在高质量完成“双百行动”改革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正在以“五突破、一加强”为主线,奋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深化国企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
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水投集团始终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改革方向,研究制定水投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并印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台账)》,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深化改革的任务书和进度表,从宏观方面描绘了集团中长期发展蓝图。
宁夏水投集团坚持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为改革抓手,全面完成党建入章,明确了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党组织前置研究董事会、经营层重大问题,进一步厘清党组织及董、监、高各层级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监事会依法依规有效监督的作用。
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不胜任退出”制度,实行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构建了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有效激发了核心团队的战斗力和创新创造力。
因企施策、系统推进“压四减三、处僵治困、两非剥离”等专项工作,对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营业务,依法依规清理,让企业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了集团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宁夏水投集团始终以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三个有利于”为衡量标尺,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目标任务已完成80%以上。
改革行至中游,韧劲更显可贵。
站在国企改革的新起点上,宁夏水投集团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未来,更加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工作,更加饱满的精神把集团打造成宁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