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丰村现代化设施温棚园区里的优质黄瓜批量上市,欢迎大家选购。大阅城周边免费配送……”
今年4月底,银川市金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昕洋在朋友圈里为丰登镇润丰村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为村里移民当起“义务推销员”。紧接着,区委、区政府以及镇、村众多干部纷纷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信息,对润丰村的优质蔬菜进行推介……
“互联网真是了不起。”5月6日,润丰村党支部书记王施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头茬黄瓜上市10多天,已经卖出去近1万公斤。通过线上销售,温棚菜成了“网红菜”。
说起“卖得好”,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学忠感触良多。2017年,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的1338名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迁至润丰村定居。移民们从心底盼望着拓宽增收门路。2018年,金凤区精准扶贫重点项目现代化设施温棚园区在润丰村动工兴建。今年2月,首批38栋温棚建成后被村民全部认租,其中17栋温棚由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年过五旬的马学忠是受益者之一。
“这是村里发展的大产业,我们想紧跟着把钱赚,可是没钱租棚。村干部与我结对帮扶,他们出租金,我在棚里搞生产,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黄瓜已批量上市,供不应求。”说起这些,马学忠乐得合不拢嘴。他摘下一根黄瓜,请记者品尝。“口感很好。”听着记者的赞叹,老马迫不及待地说出其中的奥秘:“种植过程中施有机肥。”
现代化设施温棚园区里的头茬黄瓜喜获丰收,怎样把这些农产品推销出去?王施程介绍,除了金凤区干部在微信上帮着移民推销黄瓜,村里还创新营销模式,建起了农产品销售微信群,消费者可以在群里下订单购买黄瓜。该微信群已经成为润丰村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微平台。
“黄瓜成了‘网红菜’,城里人争相抢购。”马学忠觉得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每栋温棚占地2亩,使用寿命15年以上。1栋温棚种蔬菜年收入5万元不在话下。”同样忙碌的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马超群,这几天他正在温棚里忙着为小吊瓜挂保护网,确保棚里的小吊瓜稳产高产。
眼下黄瓜集中上市,小吊瓜即将进入销售期,润丰村决定引进电商,扩大线上农产品销售规模。与此同时,在金凤区的一些社区设置直销点,与华润万家、新百连超对接,打造润丰品牌,让优质农产品从温棚直达百姓菜篮子。王施程说,润丰村的发展目标不仅是生产出更多的“网红菜”,还将以现代化设施温棚园区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确保全村未脱贫的256人如期“摘穷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