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雕。
大漆水拓画团扇。
5月19日,2022年银川市西夏区“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暨贺兰山东麓文化艺术旅游节在贺兰山漫葡小镇启幕。开幕式上,游客们开启了一趟文艺且丰富的贺兰山东麓之旅。
大家参与了活字印刷体验课,惊叹于麻编艺人的巧手,喜欢大自然中的树叶经艺人雕琢成为美妙摆件……人们也感叹贺兰山东麓地区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并参与进一幅有关“诗和远方”的新画卷。
近距离接触并感受非遗魅力
活动围绕“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主题展开。开幕式上,“贺兰山非遗游学体验周”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率先宣布正式展开。5天内,西夏区漫葡小镇非遗街区的宁夏非遗传承人,将在这里开展非遗体验课程100堂,游客可免费参与“绳结编织”“扎染”“版画刻印”“葫芦烙画”等项目,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普及并了解宁夏及银川市西夏区的非遗项目。
漆器传承人谢立雄,学习漆器手艺30年。当天,他准备了一些“大漆水拓画”的团扇供游客观赏,还有一些体验教程供游客体验。
“这个大漆水拓画的扇面真是太美了,拿在手里看像流动的银河”,游客张欢是一名设计师,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他还从谢立雄口中得知,大漆水拓画技艺也叫唐流彩技艺,里面蕴藏不少技法知识,并表示一定会抽时间体验,“这是我在西夏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并感受了非遗的魅力”。
叶雕、麻编,让人大开眼界
在“贺兰山非遗游学体验周”上,很多游客都表示,如此精美的非遗手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如此美好的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一定要通过更多的方式,让身边人知道。
“你看,这个叶子上居然雕出了一个孙悟空,让我想起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场景”,游客陈女士感叹,眼前的叶雕图案真是太精美了。叶雕艺术传承人龙玉玉在现场,讲解了她是如何经纯手工,在一片落叶上精雕细琢,雕刻出一幅精美图画。
而麻编传承人张璟的麻编技艺,也让游客们感受了非遗传承人手下的柔软与温度。在张璟展示的麻编作品中,有一款六股辫麻编包。现场有人感叹,原来麻编技艺也可以如此时尚,夏天用它来搭配布裙,既拙朴又自然。一些游客还被张璟的版画《我被鸟叫醒》吸引。黄绿相间的画面,夏意盈盈,非常灵动。张璟则现场解读了她的灵感:“这幅版画来源于在乡下的一段记忆,一睁眼,就能听见各种鸟叫,我还在里面画了我,还有蜗牛、可爱的小猫。”很多人都被她这番描述打动,赞叹手艺人的匠心与情怀。
“文化+旅游”,提供新思考
本次旅游节还推出了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论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年代珍藏酒标艺术展等一系列活动。
开幕式当天,很多游客参与了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论坛,论坛特邀王磊、于光建、伊国涛、唐荣尧、杨少武、刘劲勋等6名区内知名文旅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如何赋能贺兰山东麓旅游”核心主题,开展了西夏区及贺兰山东麓度假区文化加持旅游、艺术非遗带动旅游、葡萄酒庄与旅游、文化艺术促动乡村振兴等话题的讨论。文旅专家们纷纷为西夏区、贺兰山东麓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新思考、新路径。
葡萄酒文化推广者伊国涛以一篇名为《风从西北来,读醉贺兰山》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现场分享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发展、优势以及多个宁夏特色酒庄。他从“宁夏是中国最大的酒庄集群,有美酒、美食,还有中国最美星空入手”,认为可以从游客的体验感入手,将宁夏、将贺兰山东麓的旅游资源发挥出来。
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体验感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贺兰山亲子研学微度假线路”,5条线路将贺兰山东麓旅游度假区内酒庄、文化艺术、民宿、乡村旅游示范点等亲子游学资源结合起来,既新颖有趣,又富有文化体验感。
据介绍,每条线路各有特色,其中线路一名为“寻文习艺慢生活之旅”,设置的路线途经贺兰山·1958文化创意园区(看巨型雕塑、观看于庆成美术馆),参观贺兰山岩画、韩美林艺术馆,到达漫葡小镇文创街,在非遗传承人的亲自带领下,体验非遗项目。而第四站则是贺兰山天籁艺术村,参观贺兰山美术馆,大象艺术公社等。线路特色主要是探访贺兰山下的乌托邦,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延续、现代艺术的生活美学。
线路三也颇为吸睛,名为“寻源品鉴浪漫酒庄之旅”,在这趟旅途中,可以学习葡萄酒酿造过程、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前世今生。度假线路设置为参观格莉其酒庄、志辉源石酒庄、贺兰山运动公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互动体验1号馆,最后到达泉园山庄,在其浓郁的古典气息建筑里,感受原生态乡土文化。 记者冯元春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