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21日是全民营养周,今年主题是“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提倡大众更好地利用食物,在烹调中减油减盐,享受食物的天然美味。
全民营养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如何能健康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网上大火的减肥餐靠不靠谱?记者采访了宁夏从事饮食营养健康研究的有关专家,邀请他们就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1 大众健康理念有所转变
“我们家里有糖尿病人,除了要按时吃药外,饮食方面也非常注意,如何能在控制饮食糖分摄入的前提下,保证病人的营养跟得上呢?”在今年的全民营养周义诊活动中,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问题的背后,都是对良好饮食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对此,中卫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何琴回应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日常以居家休养为主,更加需要注重自身的饮食安排合理,注重摄入优质蛋白、多种蔬菜,五谷杂粮都要合理摄入,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身体素质良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不少人改变了‘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传统观念,更希望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形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何琴说,现在大部分医院都逐渐引进了临床营养科参与其他科室的会诊,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的治疗。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前提基础。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营养不良等问题已经逐渐淡出我们视野,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代人健康生活路上的主要“拦路虎”。据了解,我国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其中高盐、高油和高糖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2警惕饮食不当 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
“如今,‘病从口入’不仅仅表示食物是某些传染病和有毒物质的媒介,更多时候还包括饮食营养搭配不当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郭璞表示,“吃不仅传承的是文化,是生活,更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如果每日油脂摄入过量,导致能量过剩,过多脂肪会贮存在体内,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近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提醒大家,患有基础性疾病和肥胖的人群更容易被攻击,成为重症的危险性更高,因此我们最应该改变的就是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生活方式。”郭璞建议,应尽量在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等烹调器,均可减少用油量。家庭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少吃油炸香脆食品和加工的零食,如饼干、糕点、薯条、薯片等。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少油食品。
3 生酮饮食并不适合所有人
如今,只需在网上一搜,五花八门的减肥食谱让人目不暇接。生酮减肥法、轻断食减肥……每种减肥法都号称能最快时间达到最大的减肥效果,吸引着不少减肥爱好者的注意。不过何琴提醒,网上种种减肥饮食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存在饮食紊乱的情况,在进行饮食计划调整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以生酮饮食法为例,这种被号称可以最快减重的食谱其实是一种低碳水、高脂肪的饮食方法,由于不用忍受饥饿,还能满足食肉爱好者的诉求,在网上受到大量追捧。何琴介绍,据临床观察发现,生酮饮食的效果从短期看并不明显。很多人对生酮饮食最大的认知应该是可以快速减重,有些人可以在最初的2周内减10斤,但要注意这里体重丢失的主要是水而非脂肪,因为生酮饮食有利尿的效果,使得糖原及脂肪细胞中的水分丢失,这就意味着,一旦将水分补够,体重很快就会恢复。而大量摄入脂肪、蛋白质甚至还会增加肾脏不必要的负担,对于高血压或高胆固醇患者来说,更是要谨慎使用该种方法。“与其他很多饮食方案一样,生酮饮食并不适合所有人。有的人可能会从中获益,特别是短期的情况,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减肥方案。”何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