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百草回芽,很多疾病容易在此时“苏醒”,加上春季乍暖还寒,人的身体来不及适应,很容易诱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这本是让人心情愉悦的季节,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是他们最难熬的季节。一到春季,很多人的鼻塞、鼻痒、打喷嚏等过敏反应就如约而至。
“中医认为,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有内外之分。内因主要是人体内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脾、肾等脏器出现虚损,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感受风寒、邪气侵袭等外在因素就会发病。”银川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张骞分析。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刺、穴位贴敷熏蒸等。一般在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可选择中药、针刺等疗法,若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加用西药治疗。而缓解期治疗主要是调理、改善体质,可口服中成药或中药膏方,或采用一些外治疗法如天灸等。
想要更好地预防过敏性鼻炎,也可经常按压鼻子上的迎香穴。日常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水痘
水痘也是春天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
“成人得水痘的初期可能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能并无皮疹出现,常被误当作感冒。两到三天后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继而转变为丘疱疹、小水疱,疱疹周围红晕,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部,伴有不同程度瘙痒。”银川市中医医院院感科主任王赛君提醒。
轻症水痘患者主要是抗病毒对症处理,瘙痒重者予炉甘石洗剂外涂。
上、下呼吸道感染
“原来就以为是个小感冒,抗几天就好了,现在却发展成肺炎,要是早点看医生就好了!”家住金凤区的杨先生后悔不已。
张骞主任介绍,“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鼻、咽、喉等部位,持续时间三五天或一周;下呼吸道感染多发在支气管和肺部等部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时一般会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肿痛等症状,而下呼吸道感染时则可能出现咳喘、乏力等症状,咳喘以夜间加剧、痰多不易咳喘为主。”
普通的感冒多是由病毒感染上呼吸道而引起,偶有细菌的混合感染,而肺炎多是由不同的致病原感染下呼吸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如果患上感冒后没有及时治疗和控制,炎症蔓延到肺部,就会导致肺炎。
普通感冒多需要予以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自愈;肺炎多需要根据不同的致病原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处理。
慢阻肺
春天气温忽冷忽热、花粉等因素也易诱发慢阻肺发作。
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耑冰告诉记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的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患者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痰由黏液性变为黄痰,气短的症状加重时,往往提示病情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
耑冰主任建议,为了防止慢阻肺复发,患者平时要规律用药,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不要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时候,要积极治疗。
“春捂”保暖防感染
俗话说“春捂秋冻”,早春时节,气温容易时冷时热不稳定,有些人贪凉,可能会较早地减少衣物,殊不知,不注意保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老人、孩子等抵抗力弱的人群,这个时节,一定要尽量多“捂一捂”,加强保暖,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
春天养好肺呼吸道少生病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肺为“华盖”。如果肺保护不好,人们就容易患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春天如何养肺?张骞主任给出几点建议。
肺有一个特殊的“性格”:喜欢湿润厌恶干燥。春季气候干燥,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春天还建议多吃养肺润肺的食材,如:银耳、木耳、薏米、蜂蜜、百合、萝卜、莲藕等。肺也喜欢你多吃些雪梨、菠萝、苹果、柚子、山楂等水果。冰糖银耳汤、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可常食用。
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时候,可以在公园、小树林等空气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主动咳一下,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
记者 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