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用草编出一个异想世界
时间:2022-04-25  来源:银川晚报
  王文科
  王文科草编作品。
  异兽。
  草编朱雀。
  草编异兽。
  从今年清明节到现在,贺兰县草编技艺传承人王文科最重要的草编作品《山海经》系列,在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展出。草编,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只是普通的用品,如今,在王文科手中的草,却已经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让人赏心悦目。
  昔日的草编生活
  王文科,80后,老家在西吉县,家里的叔祖父就擅长草编。小时候,叔祖父经常编一些蓑衣、背篓、篮子等日常用品,并以此为营生。此外,父亲会泥塑手艺,常常去做塑像。常年耳濡目染的王文科不知不觉间,就对这两种手艺产生了兴趣,时不时给长辈打个下手,“以前不像现在,孩子们都有电视看,有游戏机玩,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感觉无聊了,就用锅灰当墨汁练习书法,或者拿竹片、干稻草编着玩。”
  14岁的时候,王文科的哥哥在县城租了一间屋子,在那里给人做背篓、草帽、扫帚等,王文科也在那里干活。“那时候很多用品都是用草、竹子、玉米秆这些材料编的,而且都是纯手工,可以说生活中离不开草编制品。”王文科说,自己干上一个暑假的活,就能赚够一学期的学费。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制作的日常用品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过去的篮筐、扫帚等大部分物品逐渐被塑料制品取代,草编似乎也成为一种过时的手艺。但是,王文科心里还是惦念着草编这件事,当兵回来后,他又去北京拜师学艺,看得多,学得多,也重新发现了草编的价值。
  从日用品到创作作品
  “以前我做草编,也就是个日用品,但是经过多年进修学习,对美的感受力增强了,做的东西也有了新的高度。”王文科说,自己18岁去北京拜画家梁秋生学习绘画,打下美术基础,又跟随北京“泥人张”传承人张宏岳、姚晓静等学习泥彩塑。经过这番学习,他发现以前自己会的那些手艺,仅仅是掌握了制作技法,对于审美和内涵而言,少了很多章法。“‘泥人张’的艺术技法以写实为主,对人像、骨骼、比例、结构都很有讲究。而艺术领域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掌握了这些知识,我的草编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去年6月份,在北京751艺术园区开展的“玩具拾光”传统玩具艺术展上,很多带有记忆情怀的玩具出现在展览上,有风筝、面塑、绢人、榫卯等,当然,还有王文科做的草编作品。
  “我们那次展出的草编作品,都是根据《山海经》创作的异兽形象,做出来的效果非常霸气,展出时反响也很好。”王文科说,当时清华美院教授王连海看了后,说《山海经》系列做得这么传神的,这是第一家。
  让草变得活灵活现
  说起《山海经》系列草编作品的创作,最初来源于插图。王文科说,2015年,王槐茂老师要出一本《山海经》译本,找王文科来画插图。经过一番筹备,第二年,王文科开始动笔,一边听王槐茂的讲解,一边展开自己的想象。两年的时间过去,他将里面五六百个异兽、草木等画了下来。看着一张张画稿,王文科满心欢喜,对那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于是心想着是不是可以用别的材质,以立体的形式,将它们表现出来,比如草编。
  想到这,王文科开始行动。当时恰逢他在清华美院学习,认识了陶瓷艺术设计系的老师尹航,由她给出一些艺术方面的建议,王文科负责设计构思,还有民间草编大师范路国的加入,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草编技法。“当时还有一部分资金,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完成了七八十件作品,光是异兽就有30多件。”
  在创作的《山海经》系列草编作品中,王文科最喜欢的有四大神兽和九凤、穷奇等。在他看来,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较高水平的编织技艺,更重要的是它们非常传神。“有时候画画都未必能够做到传神,更何况用草去做。”他说,制作时,本来用豆子充当异兽的眼睛,但豌豆、相思豆等各种豆类都尝试一番后,依旧做不出想要的效果,最后还是用树脂自己做的眼睛,作品才有了神采,而且每个异兽的眼睛都不相同。
  带着创意的草编是愉悦的
  去年9月,《山海经》系列草编作品在隆福寺展出,被定位为“国潮”,王文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他想或许这个系列还能延伸到服饰、配饰上。
  其实,从手工艺到文化,这不是王文科第一次有此想法。201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雕塑、文创、地景设计都在做,“地景艺术的核心文化和环保理念有关,它是就地取材,把修剪下来的干树枝等材料再次利用,做成漂亮的景观。”王文科解释,这其中就有不少草编元素。
  此前,他给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做过地景设计和文创开发,扎了一个80厘米高的猫咪,还在景点售卖草编兔子和猫头鹰等产品,“兔子和猫头鹰这些产品卖得很好,因为需求量大,我们还找了一个小工厂代加工。”王文科认为,现在人不愁吃穿,但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而只有有创意的手工艺产品,才能给人带来这种愉悦。因此,多看多学多尝试,民间手工艺人才能走出来。
  王文科的公司在北京,而目前他在考虑把重心放回银川,“外地很多市场都饱和了,但宁夏还有空间,而且这是我的家,我希望能做出更多带有家乡标志的草编艺术作品或文创产品。”  记者李尚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犀牛湖畔生机勃勃
    犀牛湖畔生机勃勃
    提亮生态底色 共享渝河美景
    提亮生态底色 共享渝河美景
    宁夏人物
  •  王刚:期待民生项目早日完工惠及
  •  刘占祥:甘做“羊保姆” 助推产业
  •  李锦馨:情系“玫瑰谷” 逐梦产业
  •  “田长”杨立刚:拆走网红景 良田
  •  杨东芳:坚守初心的“播绿使者”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