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沿着红色印痕继续前行
时间:2022-10-31  来源:银川晚报
  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校园内复建的文庙。
  “宁夏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旧址”碑铭。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这段话,是今年5月13日,在银川市团委、兴庆区团委庆祝建团100周年活动上,兴庆区近600名新发展团员代表的誓词,当天活动在银川市第十五中学举行,而这所中学,正是宁夏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旧址。
  一块石碑记录的历史
  从十五中南门进入校园,在南门东侧,有一处建筑异常醒目,青砖青瓦,周围是红色的柱子,这个建筑,便是复原之后的文庙,也是当年宁夏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成立之处。如今在建筑的前面,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记录着这段历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宁夏“五中八师”(故址即在今市第十五中学)从北平聘请唐筱舟、陈春冈等到校任教,新思想、新文化开始在师生中传播,“五中八师”成为宁夏青年早期革命活动的活跃集中地。
  1926年5月1日,宁夏“五中八师”教师杜仲元(共产党员)在该校组织了青年队(即青年团),并介绍孙殿才等青年加入青年团组织。
  1926年秋末,冯玉祥部国民军途经宁夏,军中的共产党员在宁夏“五中八师”建立第一个共青团支部,从此开启了宁夏共青团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征程。
  96年后的今天,当代有志青年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着新的伟大征程。十五中的师生说,每次经过这里,脑海中都会想起当年先辈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他们会沿着先辈的足迹,继续奋斗。
  从这里走出来的进步青年
  当年,宁夏第一个共青团支部走出来的进步青年,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记者从中共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大革命时期,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先属国民军联军中的党组织领导,1927年3月后,直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据《宁夏党组织的创建》记载:“当时入党的有8人,入团的有三四十人。”经查证核实,当时在银川本地发展的党、团员,多是五中八师的学生。其中,党员有白虹剑、叶松龄、征克非等,共青团员有张子华(王绪祥)、孙殿才(赵忠国)、王子端、李天才、潘钟林等。
  1930年的“宁中学潮”,也有进步学生孙殿才、李天才、梁大均等参与。当年秋季开学,因学校发放助学金不公,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杨生连等人带头多次质问宁夏县县长刘瑞甫和校长徐宗孺。校方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将杨生连以“带头闹事”“违反校规”“犯上作乱”之名挂牌开除学籍。
  中共宁夏党组织认为学生应团结一致,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学校和国民党当局。宁夏中学教师杜润滋秘密指示孙殿才、李天才、梁大均等进步学生,公开提出“驱逐绅士校长徐宗孺”“拥护杜立亭当校长”的口号,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支持和响应,最后形成了罢课的学潮。
  学潮轰动了银川,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都站在要求公正、民主、进步的学生一边,谴责当局镇压无辜,要求当局接受学生的合理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当局被迫免去徐宗孺的校长职务,委任杜立亭为宁夏中学校长,释放了被捕学生。这次学潮斗争,打击了落后势力,保护了新生力量,使学校的领导权掌握在了进步教师手中,为中共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琅琅书声 继续前行
  位于今天十五中的文庙,还有更为悠久的历史。
  明代成化年间,这里建有文庙。文庙西山墙的旁边,有一个石碑,为花岗岩材质,碑文是光绪三十二年撰写刻立的《新建宁夏中学堂碑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宁夏知府赵维熙遵照清政府朝廷旨意及《中学堂章程》,将试院做了调整,改为“宁夏府中学堂”,这就是如今银川一中的前身。后来,学堂又在大门附近的前院里盖了10多间房子作为办公室,在后院盖了10多间房子作学生宿舍。
  宁夏府中学堂实行中学堂五年一贯制教育制度,相继开设十二门功课。每年分为两学期,每学期约20周,每周30节课。科目分别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石碑上的“五中八师”,又是怎么回事呢?前文提到的“五中八师”,是今日银川一中的前身,当年的“五中八师”旧址,便是如今的银川市第十五中学。
  记者从银川一中了解到,1918年(民国七年),北洋军阀政府甘肃省政府教育厅顺应民愿,决定在朔方高等小学的基础上成立甘肃省第五中学。同年和甘肃第八师范合并办学,时称“五中八师”。“五中八师”以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提出学校的“完成普通教育,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教育理念。
  岁月蹉跎,昔日文庙原建已不见踪迹,但如今这里,依然有琅琅书声。十五中的学生们表示,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流淌着的红色血脉,和曾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会一直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记者 刘旭卓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马麝
    贺兰山马麝
    红交嘴雀
    红交嘴雀
    宁夏人物
  •  王兰花代表:精神文明根植沃土 志
  •  赵耐香代表:坚持党建引领 完善基
  •  “幸福草”从西海固走向世界的故
  •  讲创新故事,做创新达人丨候选人
  •  讲创新故事,做创新达人丨候选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