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有点“懒”的白腰草鹬
时间:2023-01-09  来源:银川晚报
  白腰草鹬。朱东宁摄
  近年来,宁夏很多鸟类集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比如白腰草鹬。从以前常见10至20只的小集群,到如今在银川黄河湿地、吴忠黄河湿地和阅海湿地公园监测到100至150只较大集群的连续回迁,家族队伍逐渐庞大的白腰草鹬一定是深深爱上了宁夏,才愿意把家安在这里。
  “白色的腰”是明显特征
  “宁夏黄河湿地作为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途经地和栖息繁殖地,已成为野生鸟类重要的停歇地和觅食地。每年在这里中转的候鸟数量达到数百万只。其中就有白腰草鹬。”宁夏观鸟协会会长李志军介绍说,白腰草鹬因“黑白分明”,还是较容易辨认的。
  正如它的名字,“白色的腰”是白腰草鹬最明显的特征,尤其在飞行时,“白腰”非常显眼。有趣的是,在夏冬两季,白腰草鹬羽毛的颜色是有变化的。夏季时,它的上体呈黑褐色,带白色斑点,下体白色,胸部带黑褐色纵纹;到了冬季时,羽毛颜色会变灰,胸部纵纹也显得不再明显,呈淡褐色。“它的眼睛周围是一圈白色,像画了白色的眼影,和头部暗色的羽毛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这也是辨认它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李志军说。
  “下榻”其他鸟类“旧居”
  如果有机会观察白腰草鹬的生活习性,你会发现它时常会上下晃动自己的尾巴,边走边觅食。如果遇到干扰,它们并不会马上起飞,而是会先快速行走,远离受干扰的地方,或者找到有草、乱石的地方藏起来;当它发现即使藏起来还会有干扰,才会突然起飞远离,因为飞的速度快,翅膀会发出呼呼的扇动声,并伴有比较尖锐的鸣叫声,像是在向其他伙伴发出警报。
  李志军介绍说,白腰草鹬的巢多置于草丛中地上或树下树根间。不过“懒惰”的白腰草鹬一般不会自己筑巢,而是利用鸫、鸽等鸟类废弃的旧巢来安家。虽然有点“懒”,但在照顾孩子上,它们一点都不会懈怠。一般每窝会产卵3~4枚,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雌雄白腰草鹬会轮流孵卵,如果有入侵者,它们会在空中来回飞翔,或站于附近树上鸣叫不已,直至入侵者离去。  记者王敏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冬日黄河景色美
    冬日黄河景色美
    六盘山里的“钓鱼郎”
    六盘山里的“钓鱼郎”
    宁夏人物
  •  以高质高效的市场监管服务保障高
  •  用实干担当持续推动人社事业高质
  •  深学笃行,书写金凤区赶超跨越新
  •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抓
  •  书记视窗|王海宁:扎实做好金融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