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银梅。
繁忙的世界,你还有阅读的习惯吗,你还翻看纸质书吗,你还回味一本新书的味道吗?开卷有益,让我们一起打开一本本好书。
季栋梁:体验“新鲜”的阅读
推开不曾推开的窗
“美国一个作家说过,如果你不读书,可能就在一个黑房子里过了一辈子;但要是你读书,就等于在墙上凿了一个窗口,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透过2022年的“窗口”,宁夏著名作家季栋梁说,自己这一年的阅读,始终在“打破固有”。“以前读书,会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圈子里进行选择,或是紧紧围绕畅销的去阅读;2022年打破了选书的惯性,范围更广、更杂,包括加大了外国著作的阅读量,并且做了精读。”
季栋梁推荐说,比如美国推理悬疑作家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像此类“硬汉派”侦探流的题材以前不在自己选书的范围内,但打破阅读习惯后,发现作者对于小说整体架构的把握有自己的特色,手法纯熟。另一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与很多回忆战争的著作不同,主人公并非战争亲历者,但却在字里行间,让人看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季栋梁说,这样尝试阅读,不但阅读感受是新鲜的,也对自己的写作有很大启发。
利用碎片时间去阅读
莫言的《奇奇怪怪的故事集》让季栋梁印象深刻。“奇奇怪怪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让写作有意义,反而在创作上成了一种制约,有时候追求有意义,最后写出来却没有意思,倒不如像莫言这般,写出那些有意思的,也可能就有了意义。”
打破,意味着换一个角度。季栋梁说,在2023年,自己将继续秉承这一标准选择想要阅读的书目。比如《走过两遍的路:我的中国历史学家之旅》和《东方故事集(插图本)》已经被列入必读书单,“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历史的认识,有他们看待的角度。我想去了解他们是如何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而选择《恶棍列传》和《都柏林人》这两本书重新阅读,则是因为新的一年自己希望能在短篇小说领域的创作上有所拓展。
“打破固有,可以从阅读开始。”对于一些希望读书却总觉得没时间读书的人,季栋梁建议:“有阅读愿望,更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利用碎片时间去阅读,比如电子书、听书,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
季栋梁的推荐书单
◆《植物名实图考校注》吴其濬
◆《都柏林人》(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悠悠岁月》(法)安妮·埃尔诺
◆《走过两遍的路:我的中国历史学家之旅》(美)柯文
◆《东方故事集(插图本)》(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恶棍列传》(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韩银梅:读书是件幸福的事
总放几本书在手边
韩银梅是银川市文联专业作家,曾任银川市作协副主席,在她的床头柜上,放着十来本书,除了《红楼梦》和辛格的《短篇小说集》长时间不换,其他书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遍。
“我看书已不如年轻时期那样如饥似渴、动辙熬个通宵,但总放几本书在手边却是多年的习惯,如果手边没有书,一定像兜里没有钱那样惶恐不安。”韩银梅说,每一本书的存在,都能代表自己一个阶段的心境。比如2022年是自己退休的第一年,也是自己觉得可以“放轻松”好好阅读的一年,但新冠疫情不断袭扰,各种情绪时常涌出,“放轻松”并不容易。“我的办法还是看书,挑出的书都是为了缓和心境。”
读书就这样悄然展开,在每一个安静的夜里,随时拿一本,随意翻一页,想看,就看了起来,也许看一段,也许看几页,韩银梅说,如此,心也就不知不觉地静了下来,现实生活的种种麻烦就抛到了脑后。“其实看书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像每个人的口味儿,只要是跟随自己的喜好捕捉到的‘美食’,那一定是美味的。”
在阅读中得到滋养
在2022年韩银梅的阅读书单中,有几本让她印象深刻。比如医学博士耶尔·阿德勒(德)的《人体的秘密》,当一位医学专家以非常幽默俏皮的口吻讲述视、听、嗅、味、触等很多人体隐蔽部分的特征时,既能涨知识,又让人忍不住偷笑。“阿德勒博士在书的结语头一句这么说——我们的一切悲欢都是通过这些感受的,没什么好尴尬的,大胆说出来吧!”韩银梅说,“现在想想,阅读那本书的过程是非常愉快的。”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大美人生》,随意读一段,都有“放眼世界”皆美的论说。“我读这本书的感受是,人一定要不断地读一读‘美学’的书,它会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困境,美都是存在的。”另一本让韩银梅觉得美的书,是易中天的《读唐诗》,作者解读心目中56首极品唐诗里的诗情画意,而书中插图摄影则来自于其夫人李华,书写得好,摄影插图也让人叹为观止。“时日已来到2023年,读书仍然不可或缺,一些书籍仍在诱惑着我,这是很幸福的事。”她说。
韩银梅的推荐书单
◆《辛格自选集》
[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卡拉马左夫兄弟》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写作的事》
史铁生
◆《浮生难得是清欢》
周作人
◆《黄帝内经》
记者 王敏 受访人照片均由本人提供书封图均为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