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红寺堡区以发展“一特三高”为主攻方向,制定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3+x”特色优势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增收,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017年红寺堡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采取“一卡通”的方式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共计28420233.3元: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面积347526.57亩,补贴标准15元/亩,补贴资金5212898.6元;农资综合补贴水地347526.57亩,补贴标准58元/亩,补贴资金20156541.1元;农资综合补贴旱地34202.2亩,补贴标准23元/亩,补贴资金786650.6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226414.3亩,补贴标准水稻为15元/亩,玉米和小麦为为10元/亩,补贴资金2264143元。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2017年,自治区下达红寺堡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440万元,全年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83.86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80.1760万元,自治区资金3.6840万元,完成资金任务的87.2%),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210台,机械总额达1552.3830万元, 拉动农户自酬资金1168.523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42户。其中补贴机具类型如下:耕整地机械73台、补贴29.2080万元(中央补贴28.0560万元、自治区1.1520万元);种植施肥机械17台、补贴2.1340万元;收获机械13台、补贴69.1690万元;收获后处理机械20台、补贴35.0000万元;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台、补贴1.0000万元;畜牧水产养殖机15台、补贴9.0290万元 (中央补贴6.4970万元、自治区2.5320万元);动力机械70台、补贴238.3200万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红寺堡区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073台,农机总动力13.8774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65%。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割草机、打捆机、饲料混合机等现代性、先进性、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增加,使农机装备结构得以优化升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整体提高,为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是阳光沐浴工程。2017年,我区示范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000台,补助资金共计1300万元。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供货和安装任务已全部完成。
四是特色种植补助资金。2017年红寺堡区农业特色产业种植涉及农户2302户,面积共计17163.5亩,其中黄花菜8913.35亩、枸杞1314.3亩、经果林1974.8亩、牧草4961.05亩,合计补贴资金5149050元。其中:红寺堡镇357户,补贴面积1690.3亩(枸杞893.2亩,黄花菜797.1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补助金额507090元。太阳山镇676户,补贴面积6893.75亩(黄花菜6893.75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补助金额2068125元。柳泉乡291户,补贴面积951.6亩(枸杞421.1亩,黄花菜530.5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补助金额285480元。大河乡521户,面积2666.8亩(黄花菜种植面积692亩、经果林种植面积1974.8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补助金额800040元。新庄集乡457户,苜蓿种植面积4961.05亩,补贴标准300元/亩,补助金额1488315元。
五是退耕还林补贴资金。红寺堡区自2001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截止2006年,已组织完成第一轮退耕地还林任务23.8万亩。2003年退耕地造林8万亩,涉及大河乡、柳泉乡、新庄集乡、太阳山镇、红寺堡镇的15个行政村。2004年退耕地造林4.5万亩,涉及柳泉乡、新庄集乡、太阳山镇、红寺堡镇的14个行政村。2005年退耕地造林11万亩,涉及大河乡、新庄集乡、太阳山镇、红寺堡镇的22个行政村。2017年共兑付退耕还林粮款2000万,剩余部分正在兑现。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1.5万亩,资金正在兑现,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1.3万亩,资金正在兑现。
六是水库移民补贴。2017年共核定水库移民资金直补人口4592人,核减116人。已兑现直补资金共3979人238.7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