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灵武市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厚实,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高标准完成。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5.7亿元,总量居全区第二位,同比增长11.2%,增速居全区第一位;市属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10.7%,居银川市并列第二位;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居银川市第一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29.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同比增长9.9%,居银川市并列第二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17亿美元,增长5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6万元、1.37万元,同比增长8.1%和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银川市第一位。
二是多项年终考核位列“第一”或“优秀”。在全区2017年效能考评价中列川区县市第一,同时获得多项“单打冠军”,截至目前,已有安全生产、水利效能、招商引资、食品安全等15项考核在自治区、银川市取得第一或优秀等次。
三是灵武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灵武长枣景观都市”“人沙和谐·沙城融合”项目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全国民政工作现场会、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现场会、全区河长制现场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银川市项目谋划推进会先后在灵武市召开,灵武经验在全区乃至全国宣传推广。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排名由89位跃升至85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由43位跃升至34位,入围全国“双创”百强县、列93位。
四是全面小康稳中有升。2016年,灵武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4.5%,比自治区的82.3%高2.2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15个百分点。文化建设类指标提高2.21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指标提高2.06个百分点,资源环境类提高1.49个百分点。在25项具体监测指标中,人均GDP等14项指标已达到小康目标,城镇人口比重等8项指标较上年增长。
五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设立园区办事服务站,推行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并联审批规程,办理时限由175个工作日缩短为70个工作日,56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不见面率达61.6%。全年新登记企业1159户(同比增长20.1%),新增规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获各类发明专利13件。
六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用于教育、社障、医疗卫生等民生类支出达31.55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4.7%。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9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1%,低于4.5%的控制目标1.1个百分点,获全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移民地区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高于农村居民收入1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2%,居银川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