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核心,制定“三个方案”、完善“六项机制”、推行“123”监管模式,充分发挥了财政涉农整合资金集中财力破难题、精准发力真扶贫、形成合力见实效的“拳头”作用。
一是围绕“一个核心”,发挥资金联动效应。原州区按照“接得住、用得好”原则,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为提高精确扶贫,充分发挥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六项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实行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项目库内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动态管理,入库项目及时滚动完善。完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制定《原州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的全过程。统筹范围内的涉农资金依托财政“大平台”统一管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按行业部门拨付使用。建立资金整合会商协调机制。对每一批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的分配,首先经统筹整合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明确统筹资金方向后,再由各涉农单位提出申请,按照统一流程申报审批使用。实施项目跟踪问效机制。通过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等办法,从申报、立项、分配、使用全过程,加强对涉农资金的跟踪督查。实施项目纳入绩效评价机制。将脱贫成效作为衡量统筹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主要标准,对使用统筹整合资金项目,按比例实行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统筹整合资金分配、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推行项目信息公开机制。各涉农部门将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涉农惠农资金“331”信息监管平台、主流媒体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推行“123”监管模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在统筹整合资金监督管理上,原州区积极构建以“一个机构,双向审批 ,三级审定”为核心的“123”涉农资金管理模式。一个机构,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领导小组;双向审批,统筹整合项目在“申请上报”和“资金下拨”两个环节按规定程序都报经政府领导审批。三级审定,对每一笔统筹整合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先由使用单位申报,扶贫部门审查项目合理性和是否纳入脱贫规划项目库管理;再由财政部门审核资金投向性;最后报请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定后拨付。
通过探索推行“123”监管模式,较好解决了财政资金安排不精准、投入不及时、资金趴账滞留、拨付进度较慢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部门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了资金支付进度,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财力保障,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