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虾蟹鱼苗下水拉开“水上春耕”序幕 激荡优质渔业春水
时间:2024-03-18  来源:银川晚报
  宁夏新明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大棚,工人正在给鲈鱼喂食。
  进入3月,天气回暖,银川“水上春耕”逐步拉开序幕,又到了虾蟹鱼苗“春放春管”的黄金季节。连日来,在银川各处露天鱼塘及大棚暂养池,渔民们将成袋的虾蟹苗有序投放水中。
  银川水产品产量长期以来占西北五省(区)总产量的13%,成为周边省区苗种供应地和水产品集散地。2023年全市渔业水面18万亩,产量7.97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7公斤,是西北五省(区)平均值的4.8倍,渔业产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2%……这一连串喜人数据的呈现,离不开近年来我市在养殖技术推广、管理模式创新、设施化改造等领域的发力,全市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全力保障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
  A北苗南运 银川渔业“墙外开花”
  3月10日,银川市优质淡水鱼种质资源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数台大型挖掘机进场施工,暖阳微风中,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三社,由宁夏新明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建设,总投资1150万元,将建成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优质淡水鱼水产种质资源场,提供福瑞鲤、大口黑鲈“优鲈3号”等优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促进银川市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引入最先进的水处理系统,有效补充银川市优质淡水鱼发展需求。”宁夏新明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军说,他和父辈深耕渔业数十年,对苗种繁育有着一股子“执念”。“我们从1991年就开始繁育苗种,那时主要围绕传统的鲢鱼、草鱼等四大家鱼展开,虽然早已实现本地化供应,但价格低廉,渔民挣不上多少钱。”王旭军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早早就将目光锁定在新品种上面,2014年他开展了福瑞鲤的相关试验示范,2021年尝试大口黑鲈的种苗繁育,并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院校开展科研探索,多年来虽然也有挫折,但成效十分明显。
  他介绍,近两三年,企业在反季节鲈鱼培育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开始向南方销售鲈鱼苗,踏上了“北苗南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他介绍说:“以前我们从南方买鲈鱼苗回来养,但品质不高、成活率也低,不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而且价格还很贵,最贵的时候1.6元一尾。现在实现本地化供应后,价格降到了2毛钱一尾,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王旭军的种苗繁育之路顺应了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市大力支持水产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已连续5年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展鲈鱼苗种繁殖控制及大规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实现鲈鱼苗种本地繁育,年产水花苗种1亿尾、规格苗种200万尾,水花苗种开口成活率达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0%,满足本地鲈鱼苗种供应基础上实现“北苗南运”,而应用光催化使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保持零含量的技术也在全国领先。
  B精细管理 银川人也能吃上本地大闸蟹
  3月13日,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永宁县望洪镇增岗村打造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就是从安徽远道而来的江蟹苗。
  将江蟹苗放入池塘中进行养殖,不同于银川市民这几年熟知的稻田蟹养殖,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更优质的种苗和更上佳的水草。该示范园区的技术负责人王传林介绍:“通过精细化的养殖技术,能让这些螃蟹长到4两以上,养得好的话达到半斤也不是难事。”王传林认为银川水质和气候十分适合养殖螃蟹,品质丝毫不输南方的大闸蟹,“银川的水质偏碱性,加上气温适宜,不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螃蟹能更好地生长,到了10月,这些大闸蟹就能供应本地市场。”
  目前示范园区拥有46个塘口,占地560亩,除养殖螃蟹外,还养殖有南美白对虾、叉尾鮰、鲈鱼等新品种。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军介绍,企业今年还开工续建了标准化设施温棚,后续将推动种苗繁育、反季节养殖等高效养殖技术发展。
  渔民们的奋进之路和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积极强化科技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协商,在银川选择2至3个国家重点渔业科研项目点,开展中华绒鳌蟹大规格抗逆新品种培育研究,提升银川市河蟹产业科研水平,同时还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鲈鱼、河蟹、鳜鱼苗种繁育、病害防治、亲本系谱构建技术研究,保障本地苗种供给。
  C设施改造 现代渔业普及节水理念
  据统计,目前全市水产养殖企业合作社43家,养殖户484户,渔业从业人员5600人,银川从曾经的“吃鱼难”发展到如今的“年年有鱼”,不仅全市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渔业综合竞争力也得到全面提升。渔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对水资源需求较高,近年来随着节水理念的普及,我市渔业也走出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外塘区域,有着企业自己的“节水秘诀”——即“三池两坝”系统。冯军介绍,该系统包括过滤池、曝气池、沉淀池,以及将三池相连接的两座过滤坝,系统将水中的微生物、杂物、有害病菌等沉淀过滤去除,最终再循环用于池塘养殖。
  传统渔业养殖中主要的污染源是饲料残饵、鱼类代谢物,以及养殖产生的氮化物、磷化物和有机物质,这直接影响了鱼类生长,久而久之就形成富营养化养殖废水。冯军介绍,“有了三池两坝系统,园区不再排放养殖废水,而是进行循环利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我市一方面争取中央、自治区资金6800万元,改造集中连片池塘3.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30%,设施养殖15万平方米,建设在建国家级种质场2个(宁夏黄河特色鱼类种质资源场、宁夏银川优质淡水鱼种质资源场),通过渔业设施改造,提升渔业养殖效率和减少尾水排放。另一方面,我市通过应用“三池两坝”、稻渔综合种养、“复合生态沟塘”、温棚微生物降解等水质净化模式,构建养殖尾水治理系统,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和尾水达标排放率达到80%,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生态示范案例典型,鱼菜共作模式被评为全国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优秀奖,全市适水产业呈现出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 梁小雨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赤狐:雪山中的“一把火”
    赤狐:雪山中的“一把火”
    银川迎来红嘴鸥
    银川迎来红嘴鸥
    宁夏人物
  •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  在质检中深耕 在蜕变中闪光
  •  择一事 终一生
  •  不以路远忘初心 不以繁华易匠心
  •  刘建国:以本职与履职为支点参政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