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石嘴山市
平罗:开展“一块田”改革
时间:2021-08-31  来源:宁夏日报
  2012 年,乘着平罗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的春风,绿康林家庭农场负责人周生林流转通伏乡通城村 1260亩土地,将零散的小块田变成高标准大块地。2019 年,平罗县开展“空心村”整治利用,通城村清理腾退建设用地141亩,通过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的方式,将 10 亩集体土地转让给周生林发展稻米加工和休闲农家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周生林将发展集综合种养、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体的希望变成了现实。
  近年来,平罗县结合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不改变原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互换调整,使零散的“巴掌田”变成连片成方的“大田块”,实现田块成方,沟渠成网,便于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已在姚伏镇曙光村、通伏乡金堂桥村和通城村等5个乡镇11个村开展“一块田”改革,涉及1300户3万亩。
  当记者在姚伏镇曙光村见到陈光华和杨玉红夫妇时,老两口正在村里的种植基地为越夏番茄除草。几年前,陈光华将8亩地流转到合作社后便和妻子来到曙光村的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140元的工资,在家门口一年能挣7万余元,实现了“稳稳的幸福”。这一切,都得益于平罗县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
  9年前,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洪波流转了小兴墩村228亩农民承包地,与村民签订订单协议,采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
  除了沉睡土地可流转,农民手中的村集体资产股权、农房等也可变现。2014年,蒋洪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从银行贷款50万元,后来又办理了设施农业使用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权证,累计抵押贷款180万元,每年不到9%的利息,让蒋洪波和乡亲们共同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这些年从十几座大棚到现在98座高标准蔬菜钢架拱棚,越夏番茄等蔬菜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平罗县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彰显新的发展特色,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住房公积金业务“全市通办”
  •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采收
  •  宁夏专利质押登记今年突破两亿元
  •  宁夏开展常态化“四查四补” 全面
  •  银川高新区聚焦“三新”产业推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银川美如画
    银川美如画
    宁夏人物
  •  于秀芳:择一事终一生 扎根乡村2
  •  吴文彪:新闻战线上不退役的“老
  •  邵予奋:垂暮之年宣讲红色党史
  •  韩占奎:用慈善之爱回报乡邻
  •  顾建兵:把最美好的年华留给贺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