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平罗县被定为全国首个集成农村改革试点县后,在通过改革多元集成,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平罗县委副书记、县长郭耀峰。
记者:平罗县作为全国首个集成农村改革试点县,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效?
郭耀峰:平罗县紧扣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种类达13项,实现了农村产权应确尽确。严格落实外来工商资本租赁土地和经营主体流转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全县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率达49.8%。引导农户将零散地块通过调整互换形成“一户一田”,促进了土地经营集约化、现代化。
紧扣处理好宅基地退出与利用的关系,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探索建立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转让政府补贴、审批县域统筹、新增多元保障”的管理新机制。打破乡镇、村组界限,探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宜居新村建设。
紧扣激活农村产权与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业投入多元化。成立了全区首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站式服务,农村产权抵押、流转、转让、入市、入股交易额累计达52.95亿元。
记者:平罗县作为“土地权”改革重点县,以集成农村改革为切入点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郭耀峰:平罗县以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和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主攻方向,以集成农村改革为切入点,盘活土地资源、保障市场供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先行一步。
将全县144个行政村、1079个自然村,按照“集聚提升、城乡融合、整治改善、搬迁撤并”四大类优化调整为52个中心村,规划不保留村庄根据规划布局、人口居住现状和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等逐年清理腾退,为土地指标交易和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农用地、宅基地资格权等确权颁证稳慎推进,清理规范问题土地4.4万亩,提高了土地资源保护监管水平。新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66亩,累计入市1122亩7186万元,村集体实现增值收益2169万元。
记者:平罗县还将通过哪些改革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郭耀峰:我们将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先行区建设,以“四大提升行动”为牵引,着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通过深化改革多元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李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