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记者从宁夏盐池县获悉,盐池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准、快、实、广”抓好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模式,变自上而下的“给服务”为自下而上的群众“选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利益诉求,彰显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
盐池县,采取“12345”民生微实事征集工作法,构建“居民提、群众议、社区决”的“一项”民主决策机制,全程开启线上线下“双线”全方位征集意见模式,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三件事”动真刀,以“社区党员、居民群众、驻社区单位、辖区企业或社会组织”四类人员为重点,收集消除安全隐患、社区环境整治、文化体育娱乐、社区治理营造和居民关爱公益五个方面惠民项目,倾听民意、纾解民困。
规范流程、简化操作,实现微实事项目“随时征集、及时实施”。 按照专项资金、政策引导、办事流程“1+1+1”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办理微实事架构,启动专项资金315万元,出台《盐池县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盐池县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两个配套政策性文件,整理项目征集、确定、实施、评议四个模块形成一道“快速通道”,最大限度地提升解决群众“小、急、难”事效率。
建立起覆盖信息收集、整理、任务分派、项目实施、回访等全流程监管体制五道防线,在项目实施中,社区居民全程参与监督;乡镇街道针对项目程序严格把关,按季度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民政局、财政局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按月通报“民生微实事”工作推进情况,对本年度已完成资金拨付的项目抽查3次;县级部门联合监督,通过列席居民议事会、考察工程建设、参与项目活动以及查阅档案材料等方式,监督18个城镇社区及4个城中村的项目实施情况,按照联审销号机制,对微实事项目审核2次、召开专项监督会议2次,实地考察3次,“督查人员+媒体记者”走访小组,分类随机选取部分“民生微实事”项目进行“回头看”报道5次,扎扎实实把“民生微实事”做成了老百姓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的惠民暖心之举。
聚焦居民身边的“微环境”,精准对接民之所需,用群众满意度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小切口”托起基层治理“大服务”,完成停车场硬化、单元门及楼梯扶手更换、墙面瓷砖修补、新建活动室和凉亭等民生微实事,居民提议项目占98%,群众满意率高达99.69%,形成了参与主体多元化、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小测试”托起服务群众“满意度”,以群众可观可感、可碰可触的生动体验来作为检验的标准,开展群众体验式满意度测评活动26次。 (记者 于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