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记者获悉,目前贺兰县已全面完成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不断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基层痛点、堵点,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高治理效能。
在基层组织体系方面,该县统筹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乡镇党政机构整合设置为9个、街道7个。建立健全“一对多”“多对一”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采取分批次赋权方式,先行向乡镇赋权5类63项,街道赋权5类36项,制定印发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县乡“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真正做到服务有依据、管理有抓手、监督有效力。
在基层审批服务体系方面,该县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12项行政许可事项赋权委托乡镇实施,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户籍管理等群众关注的12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或相关站所办理,45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村(社区)代办点办理,从根本上实现基层“进一个门,办一揽子事”。
在基层综合执法体系方面,该县整合现有站所执法力量,在乡镇、街道组建综合执法办公室,配备执法人员,相对集中行使乡镇处罚权,实现了基层执法队伍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时制定《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事项清单》《贺兰县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九个文件,确保执法主体恰当、执法依据准确,执法行为规范。
在基层治理基础方面,该县坚持“多网合一”,建成以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为中枢,12345便民服务等6个县级指挥调度平台为载体,8个乡镇场、街道分中心为拓展补充的“一中枢、六平台、八中心”城市运营体系,完成100路政法专网铺设、“雪亮工程”2366路监控点位、“高空卫士”3238路治安监控安装工作,视频监控资源覆盖全县7个乡镇场64个行政村,涉及教育、执法、市场监管等行业。对全县应急指挥调度、治安防控、交通流量、盗采沙石、秸秆禁烧、森林防火、防洪防涝、黄河冰凌等进行有效监测。同时科学划分农村网格733个,每一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同时配备若干名网格协管员、网格公益员配合开展工作,构成“1+X+N”队伍模式。 记者 梁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