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和关键节点上,回望过去5年,“不平凡”3个大字在贺兰县发展历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5年来,贺兰县在区、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一高三化”发展理念,全县上下抢抓发展新机遇,适应发展新常态,融入发展新格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苦干、乘势而上,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增长极蓄势崛起
“在手机App上一点,远在千里之外的客户单位供暖设备运行情况就一目了然,温度高低可在手机上调节。”在宁夏贺兰工业园区银川艾尼工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大数据联网,只需几秒钟就可解决供暖单位设备运行出现的问题。
“我们建设了4个实验室和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参与4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取得科技成果5项,拥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81项。”该公司负责人李军介绍,公司通过“企业平台化、产业生态化、运营数据化、产品智能化、服务共享化、管理信息化”模式,新材料、特色产业领域已成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企业升级改造的驱动力。
贺兰县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在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在高端产业上做“加法”、在亩均效益上做“乘法”,全力打好创新引领发展主动仗、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促进质量变革组合拳,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不久前,在自治区科技厅刚刚公布的首批加快创新型示范企业名单中,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宁夏凯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入围。
此次入选的3家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示范作用显著。大北农开发了涵盖畜禽、反刍、水产系列的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3大类80多种优质产品,有效带动了宁夏及周边地区养殖场及养殖大户养殖技术和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厚生记开发了乡村豆、乡螺菜等20大类50多个品种的绿色生态食品,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及绿色原料融为一体,不断延伸延长产业链条;凯晨电气依托“电气安全预警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电力装备“智能云运维”,加快了仪表智能化生产及检测速度,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5年来,贺兰县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布局,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投产达效,市场活力不断迸发,经济总量突破14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优质粮食、蔬菜、水产、奶畜、葡萄酒五大特色产业,稻渔空间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现代服务业提档加速,成为全区电商物流核心区,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培育了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 改革红利惠及百姓
“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林木采伐许可证,再也不用到县上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了。”刚刚走出常信乡民生服务中心的建筑施工负责人白建林告诉记者,政府服务越来越人性化,老百姓办事更方便。
“我们统筹赋权事项,强化培训、统一标准,多措并举推动行政审批事项下沉落实落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贺兰县审批服务管理局综合审批服务厅负责人介绍,行政审批事项委托下放,旨在构建简约高效便民的乡镇治理新格局,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的同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贺兰县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户籍管理等12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等12项行政许可事项赋权委托乡镇办理,并统一派发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打通乡镇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过去每到灌水时节,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漫渠跑水。自从去年节水工程安装了智能化节水设施后,不仅渠道安全了,而且无论地势高低都能灌上水,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常信乡旭光村农民用水协会会长胡学林告诉记者,引黄支渠上分布着63个智能节制闸,他用手机就能远程控制节制闸,昔日古老的引黄灌区跨入了现代化生态灌区时代。
“我们实施现代化生态灌区项目立岗等片区田间建设工程,工程砌护改造渠道19条,长41.44公里,配套改造渠系建筑物495座;砌护改造隆源沟长2.5公里;量测水设施涉及27条渠道,改造渠道建筑物339座,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344套。”贺兰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贺兰县引用黄河水指标为4.82亿立方米,实际引用4.46亿立方米,节水3600万立方米,实现了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年来,贺兰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1+1+7+80”政务服务体系,1400余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四权”改革稳步推进,土地权、用水权改革走在全区前列。扎实推进税费、综合医改等重点领域改革,率先建成全区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媒体改革“五全五变”模式在全国推广。
全力厚植绿色家底 打造美丽生态家园
宽阔笔直的道路、拔地而起的高楼、环境宜人的小区、生机盎然的公园、瓜果飘香的乡村……9月的贺兰宛如一幅多彩画卷徐徐展开,一步一景,无不昭示着它的勃勃生机,无不彰显着它日新月异的变化。
5年来,贺兰县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走贺兰特色的市县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与首府银川同城化步伐不断加快,“六横十纵”交通网全面形成,城市聚集效应持续放大。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有效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6个,森林覆盖率达到12.4%,蝉联五届全国卫生城市。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获评全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四十里店村、新平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习岗镇、银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城乡建设在一体融合中呈现新面貌。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位于常信乡四二干沟的一处湿地水草丰美、景色秀丽,清澈的水流过一处栈道。负责这段沟道湿地的是五渠村河长邢国荣,“以前的垃圾污水不见了,变得水清岸绿,淤积严重的河道经过砌护改造美观多了。”9月22日,邢国荣说。
近年来,贺兰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为主要任务,坚持因河施策、一河一策,为全县河湖治理实现长治久清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1—6月份县级河长累计巡河260人/次,乡镇级河长累计巡河3797人/次。村级河长和巡河员巡河实现了定时常态化。去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
这5年,贺兰县真抓实干,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县8035名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红树莓、枸杞芽菜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在“造血功能”上实现突破。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淘汰落后产能4.2万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稳定;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人工湿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入黄水质稳定达标;建成固废处置中心,固废、危废处置率分别达到80%、100%;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强化农业“三减”措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销号,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和政府救助,我恐怕活不到今天。”立岗镇幸福一社居民顾生告诉记者,他身患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多年,去年病情加重,先后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博康医院住院10次,各项费用总计21.7万元。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自付10万元。
今年初,贺兰县医保局按照对重大疾病年度内自付合规费用累计3万元以上的患者再进行医疗救助的规定,通过筛查发现顾生符合救助条件。在履行相关手续后,贺兰县医保局将审核结算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3.9万元支付到顾生的“一卡通”账户。
近年来,贺兰县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各项医疗保障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2021年度城乡居民实际参保189246人,城镇职工实际参保421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等困难人群不落一人实现应保尽保,全县参保率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自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9222万元,居民医保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从小区到幼儿园只有几分钟路程,海亮国际社区2号地居民丁文很庆幸家门口有幼儿园。更让她高兴的是,去年9月,家门口的幼儿园转为公立幼儿园。“以前每个月保教费1540元,每天伙食费18元,每个月女儿上幼儿园的费用在2000元左右。”丁文说,转为公立幼儿园后,每个月的保教费降至380元,伙食费一天12元,女儿每月的花费不到600元。
贺兰县通过建设公办园、发展普惠园、严把办园质量等措施扩资源,公办园建设步入快车道,先后投入资金1.28亿元,建设了德胜第一幼儿园等5所公办园,增加学位2250个。同时实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先后收回城镇小区配套园25个,转为公办园15个,增加学位3840个。截至目前,贺兰县已实现公办幼儿园4镇1乡全覆盖。
贺兰县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新建学校8所,“5080”目标全面实现,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落实好国家医疗保障政策,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低收入群众生活更有保障。中国篮球发展联盟联赛、全国自然水域冰钓大赛举办权永久落户贺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坚决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推进,打击传销、反电诈战果丰硕,荣获自治区禁毒示范县称号,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空中俯瞰贺兰县城。
雷锋纪念馆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要基地。
严格执法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银星村小番茄成为致富支柱产业。
全县渔业总产值突破6.5亿元,比“十三五”初期增加2.4亿元。
贺兰县2020年节约黄河水3600万立方米。
百瑞源枸杞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