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再更新一次活动吗?这次活动的报名人数已经满了。”兴庆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赵真真打电话到社区咨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兴庆区通过“群众点单、社区制单、党员接单”模式,将服务内容发布至银川市志愿者系统管理平台,在职党员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认领,而这样报名人数爆满的情景常常出现。“你们在走访辖区内的困难儿童、孤寡老人时,也叫上我啊。”赵真真对同事说,尽管平时工作忙,但也想为群众出一份力。
据了解,目前兴庆区4136名在职党员纷纷报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领微心愿、扶贫助困、参与城市建设……为基层服务注入新力量,助推形成党员带群众、党群同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今年,兴庆区新建8个市民驿站,也建立起群众“点单”、党员“报到”、驿站“唱戏”的社会治理新机制,通过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运行、党员参与服务的方式,凝聚社会力量,还建立党员周末轮班服务制度,确保周末服务不断档。
“这些姑娘小伙真是好,周末假日放弃休息,来陪我聊天,给我做美食,有了他们,我也不那么寂寞了。”88岁的独居老人刘宏光感触颇深。
付出就有回报,兴庆区为在职党员累积服务时长,将“双报到、双报告”开展情况纳入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评双定”、评先选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助推党员服务有“热度”。
连日来,兴庆区坚持党员带头示范,以深学促实干,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开展差别化探索和创新性实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推行“首席服务官”和县级领导包抓服务企业机制,强化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宝丰健康城等75个区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3.5亿元,拆除北环、东环等旧货市场,实现“腾笼换鸟”。与民生需求结合起来,投入2.42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9个,惠及群众1.5万人,建立市民驿站,让群众享受全面贴心服务。与农业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完成苦咸水改水项目兴庆区水源连通工程,解决2.21万户8.03万名群众用水问题;推行“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造14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第一批3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已完成32项。 记者 肖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