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带、工作实务上“面对面”指导、党建业务上“一对一”提升、思想作风上“硬碰硬”纠正、产业发展上“实打实”解难......今年,永宁县杨和镇开展“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让基层“新生代”在一线得到锤炼成长。
“有了王太村传经送宝,咱们红星村致富路也越走越宽了!”说起今年村上的几件大事,永宁县杨和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姜万红不禁啧啧称赞。“这都离不开咱们帮带村的帮助。”
今年,杨和镇根据帮带导师的优势特长、经验类别,采取“一对多”多点培养方式,开展了结对帮带活动。其中,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于建军,和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姜万红结成了对子。“通过王太村的牵头,咱们红星村不仅入股宁夏葵之韵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还解决了杨和创业园标准化库房紧缺问题,一下增加了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姜万红说道,在王太村的助力下,红星村提升了组织建设,推动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能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找准了“脉络”。
今年杨和镇通过分析各村资源优势和发展瓶颈,综合研判镇村干部政治素养、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为镇村年轻干部、新任职干部及后进村党组织书记精准画像,结成了12对导师帮带关系,进行帮业务、传经验、带作风,确保基层经验少的干部少走弯路。
走村入户、火线练兵,是杨和镇镇长张昊和新任副镇长王晓光师徒二人的取胜“法宝”。“一对一”定向帮带结成后,两名基层干部采取工作一线“教”、以案说法“讲”、互动交流“学”、参与项目“练”、资源共享“带”等形式提高实战能力。在此次“四权”改革中,王晓光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深化农旅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极配合稳妥开展农村土地、宅基地确权工作,已完成土地确权3.33万亩,宅基地确权1157宗共89.3万亩,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摸排“非粮化”面积7450亩,收回南北全村十队70余亩集体土地,进一步拓展采摘观光农业,有力带动了辖区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导师帮带制,帮带是方式,成长是目的。通过‘导师帮带制’,让前面探明路的人‘传道授业解惑’,让年轻干部焕发生机快速成长,为杨和镇的发展积蓄更强大的基层力量。”据杨和镇党委书记谢丽丽介绍,下一步杨和镇将注重导师帮带制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形成围绕中心工作抓帮带,确保“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总结提炼出可供推广的经验,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记者 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