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茹,在全市两千多位政务服务者中评分最高。通过这个平台就能随时监管查询。有了这个平台,政务服务的每一步流程都能留痕查询,每一位政务服务者面前像悬着一把剑,随时可以监督……”10月15日,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在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效能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金小白通过这一平台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审批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区市各级媒体,展示了平台的业务运行监管、人员绩效监管、电子视频监管等功能模块。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是银川市“一网两端三平台”政务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平台。“一网两端三平台”即宁夏政务服务网、移动端、自助终端、银川市政务事项综合窗口受理平台、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银川市政企通服务平台。随着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正式运行,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的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中心也正式运行。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落实宁夏政务服务网的“四级四同”事项,都将纳入统一监管。一种全新的、穿透式的、不留盲区的、不遗死角的新型效能监管方式,将为银川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高度。
银川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以1275项政务服务办理事项为监管对象,通过对办事群众异常时间来大厅办事、叫号等待超时长、窗口受理时间过长、办理流程拖沓等多种办理轨迹进行抓取并开展大数据分析,最终形成科学化的研判通报。目前,市本级、县(市)区各政务服务单位近2000位工作人员被纳入到平台开展集中监管。工作人员办件的程序、时限、评价、结果等要素均被纳入监管平台,直接与人员绩效挂钩。工作人员对待群众不热情、态度冷淡、语气生硬、服务标准不高等问题都实行实时监督、随时问责。
银川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形成的大数据,可以预测出群众网上预约的高频时段、高频事项及活跃人群年龄段、群众等待办理时长异常事项、群众办理业务的历史数据以及预测人流量高峰所办理的业务。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一平台可以统计办理时长的数据,审批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仍有压缩空间的事项进行梳理,理出事项的活跃数与僵尸数,各进驻大厅还可收到这一平台的事项压缩建议、高峰时段叫号监管分析。企业、个人、各部门的电子签章应用情况,服务差评部门的名称、评价总数、综窗评价数,自助终端的数据监管情况,都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直接指导政务服务改革。
未来,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效能监管中心将继续完善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机能,银川政务服务也将从传统的表象监督转向深层次的业务监督。 记者 陈玲 杨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