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记者从银川市科技局获悉,2021年我市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县区联动为保障、部门协作为突破口,全力开展技术合同挖掘、登记工作,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190份,同比增长80.40%,技术合同成交额17.13亿元,同比增长67.09%,位列全区五市第一。全市6个县(市)区中,金凤区、西夏区及兴庆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2%。
在技术合同类型方面,技术开发合同继续领跑,占成交总额的45.61%,其次为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在合同技术领域方面,银川市重点产业领域成效明显,技术交易规模较为突出的领域是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电子信息,成交金额稳居前三。
在各类机构输出技术情况方面,企业占据科技创新主导地位,引领银川市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推向市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事业单位技术输出也较多。
据悉,2021年银川向向外省共输出技术268项,成交金额46940.22万元,占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7.50%。排名前三的技术输出省市分别是北京市、浙江省、陕西省。其中向北京市输出技术135项,成交金额29599.53万元。向浙江省输出技术11项,成交金额5457.54万元。向陕西省输出技术15项,成交金额3625.45万元。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合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创新的能力,也是技术交易活跃度的表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衡量指标,企业技术合同的收入也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宁夏朋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东说道:“以前我们不太重视这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经工作人员宣传科技政策,才知道认定登记后可以减免相应的税费。在他们的指导下,企业所得税从以前的25%下降至2.5%,为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也能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记者 梁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