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指标之一,夜间总点次达标率须达到75%。5月16日,记者从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弥补传统手工监测的不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于2021建成了全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平稳运行至今,不断强化系统运行管理和数据综合分析,实现了以噪声自动监测数据替代手工监测数据,作为全面客观反映我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的依据,并为声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据悉,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严格监督运维单位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定期开展现场校验维护,做好自动监测系统的在线值班和故障排除。系统投运以来,每周对15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进行远程和现场校准维护,完成了核心设备首次定期检定和备机更换,确保了噪声自动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系统值班人员每日紧盯业务管理平台,分析处理异常数据,通过严谨科学的分析,厘清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噪声超标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已形成数据分析月报、监测基本情况专报十余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说,对比2021年手工监测数据,噪声自动监测数据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比性,能更客观地反映我市建成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环境质量水平。
环境噪声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偶然性、突发性特点,不易控制。通过研判各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数据及现场调研,尤其是针对交通噪声对4a类功能区噪声夜间监测数据的不良影响,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已提出具体降噪意见建议,为交通噪声管理提出精准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及数据跟踪研判,为强化我市噪声污染治理提出科学、精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说。(记者鲍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