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广阔胸怀面向全国招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多措并举引育了一批实用人才。为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赋能银川高质量发展,我市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校地企深度合作等多种举措,为人才提供逐梦的舞台。
近年来,兴庆区全面推动“校地院企”产学研深入融合,推出“政府+高校+企业”的引才模式,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柔性引进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到兴庆区开展社会实践,帮助破解企事业单位在社区治理、乡村教育、现代医养、技术研究等领域遇到的难题,将实践成果有效转化成为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从2018年起,通过创新支持、项目合作的方式,兴庆区先后柔性引进19名博士生在该区15家企事业单位围绕乡村振兴、医养结合、文化旅游等16个课题开展研究,完成科研项目8项,申请专利1项,解决技术困难19项,举办培训10场次,培训600余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百万余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金凤区综合考虑村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村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派什么样的人,通过综合调研、反复酝酿,派驻张学东等4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帮助良田镇、丰登镇以及涉农街道完善发展思路,强化队伍建设、推进重点工作。同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等工作人员帮扶村镇破解产业发展难点堵点,提升群众发展致富“造血”能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丰登镇永丰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宾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积极组织申报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项目,打造“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拓展乡村发展路径,为永丰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金凤区还充分挖掘乡村本土致富能手、土专家等内生人才资源,增强乡土人才情感认同,激励乡村本土人才干事创业、担当创业。比如,金凤区良田镇园子村党支部探索“支部+合作社”“支部+致富能手”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致富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带头兴办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经验介绍,帮助打通销路;通过致富能手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合作社,将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其他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李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