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银川为残疾人就业撑起一片天
时间:2022-09-13  来源:银川晚报
  孩子们在小蜗牛学院学习就业技能。
  在奇迹手工坊,杨月正在手绘插画。
  就业是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改善残疾人生活、帮助残疾人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为此,今年以来,银川市残联制定印发了《2022年银川市残疾人就业援助行动实施方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基础,以就业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思想,拓展服务平台,努力整合有效资源,积极开展残疾人定向就业培训,主动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
  小蜗牛学院开展职前教育
  心智障碍青少年学习就业技能
  “看,这是我做的玩偶,送给你们!”刚一走进银川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部,就有一个小女孩捧着一个扎染布做的小骆驼迎面走了过来,这个热情的女孩叫冯子悦,是启智部新成立的蜗牛班的一名学员,她和其他30多名心智障碍的孩子一样,在这里接受7至17岁心智障碍青少年职前教育。
  据银川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部负责人安丽坤介绍,多年以来,我市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主要是针对0至6岁的儿童,6岁之后,这些孩子或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是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但也有一些程度比较严重的孩子不得不回归家庭。为了让这些心智障碍青少年能够全面发展、自食其力、更好地融入社会,2021年7月,银川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部成立了“小蜗牛学院”,结合各个领域的专业评估和教学技术,为心智障碍青少年量身定做了职业发展方案,从识字写字、做饭、家务打扫、艺术体育等方面设计课程,帮助这些孩子做到最基本的自理。其中,艺术体育方面的篮球课、非洲鼓课、中国鼓课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涌现出了像冯子悦这样有架子鼓天赋的孩子。
  而在就业场景实操方面,该中心模拟了包装分拣、手工制作、净菜工厂等多种就业场景,孩子们每天上课的内容,除了基本的职业礼仪外,就是在“模拟工厂”里学习各种各样的基本技能。“拿这个八宝茶分装模拟工厂来说,我们会把一袋八宝茶里的原料按种类和个数标出来,让孩子们有直观的印象,并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孩子们如何进行分类和归纳。”安丽坤说。
  安丽坤告诉记者,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已经有一些孩子具备了基本的就业能力,17岁的马小明(化名)在这里上课近两年,如今已经是一名会蒸馒头、包包子、会做许多家常菜的“大厨”了。“现在我们小蜗牛学院的饭菜都是这孩子在负责,等到他满18岁后,我们计划安排他去中心食堂实现就业。”安丽坤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有50余名孩子在这里接受了7至17岁心智障碍青少年职前教育。
  奇迹手工坊提供平台
  残疾女孩练就一身本领
  2019年之前,灵武女孩杨月从来没有想过,先天肌无力的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走出家门。加入灵武市残联打造的残疾人“奇迹手工坊”后,她实现了融入社会、经济独立的梦想。
  杨月告诉记者,自己和妹妹都是先天肌无力,家庭条件一般,她读到初中就没有再继续上学了,而是把精力用在了自己喜欢的美术方面。没有老师教,她就买来书自学。她无法像健全人那样坐得笔直,握笔的手也是扭曲的,常人觉得简单的排线、画几何体等,对于她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为了让自己能控好笔,她在背后付出了比别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最终画出了憨态可掬的小猫、栩栩如生的鲜花和时尚的插画。
  2019年,灵武市残联打造残疾人“奇迹手工坊”,杨月通过社区推荐来到了这个平台,在手工坊负责人李芳的鼓励下,她开始把画板从家里搬到手工坊里,也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进行售卖。“我们发现杨月这孩子很爱学习,而且学什么都很努力,心态也特别好,就希望能多帮帮她。”李芳告诉记者,在奇迹手工坊短短3年时间里,杨月就自学了多种多样的技能,如吹口琴、朗诵、直播、视频剪辑、海报设计等,在今年的全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杨月代表银川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奇迹手工坊有残疾人手工艺培训、文体活动、旗袍展示、服装展示等项目,也有线上和线下并行的销售渠道,特别需要一个懂直播、会视频剪辑的人才,而杨月恰好符合这样的条件,我们希望能帮助她向这个方向发展。”李芳说。
  而说到带货,杨月也丝毫不怯场,她告诉记者,自己除了在室内作画外,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外面摆摊卖一些手工艺品,每天还会直播2个小时,每个月通过画插画、直播、卖货挣来的钱,少则四五千元,多则五六千元,已经是一笔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收入了。
  专业合作社“代”养牛
  带动残疾人创业增收
  “我现在在合作社养着6头牛,养了五六年了,每年光养牛这块能多创收5000多元,疫情之前还要更好一些。”记者看到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村民禹春芳时,他正在给肉牛整理饲料,禹春芳所说的合作社,就是西夏区兴泾镇的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2年11月2日注册成立后,至今已累计带动42户周边残疾人创业就业。
  据了解,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三组,占地面积50亩,采用“合作社+基地+技术指导+农户”的运营模式。记者在合作社内看到,农户们的牛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养殖,每天统一进行饲喂,农户自身也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
  据该合作社法人代表马秀明介绍,通过10年的发展,这里如今已经成为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采购配送饲草料、肉牛销售、防疫、配种、饲养等服务,并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打造绿色食品,降低种植、养殖成本和风险,增加经济收入。“我们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与入社养殖户、科研院所、种植户的紧密合作,吸引周边肉牛残疾养殖户入社,采取订单式种植、养殖的方式,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间接带动周边残疾人户42户。”马秀明说。
  马秀明告诉记者,在合作社里,残疾人养殖户和种植户不仅不用担心青贮、玉米、秸秆等饲料的选购,就连牛也是集中在合作社一起养殖,到了销售的时候,合作社还会负责帮忙销售,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此外,该合作社还直接帮扶兴泾镇农民养殖户100多户,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架子肉牛200多头,为其提供氨化玉米芯、青黄贮、苜蓿、稻草、麦草3000多吨,户均年增收3000元。  记者吴璇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银川:候鸟的天堂
    银川:候鸟的天堂
    宁夏人物
  •  非遗传承人郝延强: 赋予贺兰石灵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