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在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城乡融合上示范引领,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新局面。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千亿级升级版经开区”的步伐又稳又快。园区预计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超额完成自治区、银川市定下的全年目标任务。
四季度既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也是谋明年、抢开局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捷报频传,是园区产业发展实力和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印证,也彰显了“千亿级升级版经开区”建设加速年的斐然成就。
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强劲增长
从顶住压力挑战、上半年实现33%增长,到历经多重考验、第四季度每月以40%以上的增速逆势上扬,银川经开区迎难而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展现了强劲韧性和十足后劲。数据显示,1~11月,银川经开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9亿元,同比增长45.8%,比年初预期目标高出15.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高于全年目标任务1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超出预期10.6个百分点。
从产值比重来看,前11个月银川经开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近年峰值,为46.2%,中流砥柱的拉动效应愈加明显。11月当月,园区完成工业产值77亿元,光伏产业领域隆基系三家企业环比增长26%,中环环比增长36%。
今年,银川经开区制定“稳保促”15条措施,拿出近1亿元支持企业稳生产;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超7亿元;积极协助办理各类重点物资通行证1800余张;组织并帮助企业申报32类专项资金500余个项目,到位资金3.8亿元;为54家规上工业企业争取电价补贴约2.84亿元;兑现各级各类人才奖补资金2244.52万元;协助企业解决重点项目融资共计226.35亿元;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1771套职工公寓……面对疫情,园区通过一揽子纾困政策,稳住了市场主体,留住了发展“青山”。
以产业项目的“进”支撑经济大盘的“稳”
面对冲击和挑战,园区靠前服务、稳中求进,上万市场主体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创新上下功夫,于转型中谋发展,产业和项目成为助推银川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向前的最大动力。
抓牢项目建设“方向盘”,凝聚经济发展“动力源”。前11个月,园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5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光伏材料占比超80%;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实现产值425亿元,占总产值的64%,有效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集约发展。
在今年被列入自治区三批集中开工的35个重点项目中,中环50GW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两个区的单晶炉已全部投产,鑫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加工制造项目(一期)已安装的蓝宝石长晶炉全部投产,晶环年产1200万片蓝宝石切磨抛智慧化项目4英寸蓝宝石晶片产线已投产,鑫晶石英坩埚项目已安装的熔融炉正在逐步达产……
如何抓住时间窗口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银川经开区稳稳把握住了重点产业这个“压舱石”,紧紧抓住了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更多实物工作量正在形成,更多新动能正在增势,新业态活力正在迸发。
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后劲
12月11日,在银川市产业招商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签约现场会上,银川经开区签约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03.9亿元,主要涉及光伏、半导体产业上下游延伸配套项目等。年关将至,银川经开区主要领导带队赴天津推介营商环境、参观考察企业、洽谈合作项目、争取合作意向……
今年全年,园区先后派人奔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进行招商考察40余次,对接企业100余家,会见客商100余批次,与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积极邀请行业及产业链重点企业中高层人员来银考察200余批次。做大“存量”、做强“增量”、做优“变量”,银川经开区正在积极做增量文章,找后劲所在。
在银川经开区的“3+2”现代产业体系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3个主导产业是引擎,由数字经济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组成的“2”则是双翼。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数据存储、计算等需求,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持续带动数字产业上下游投资。“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起步区建起来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银川样板”也打造起来了。
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内,一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聚集,累计培育新三板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39家、国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家、国地联合实验室2家,俨然成为了经开区创新创业新高地。
在银川公铁物流园,仓储物流企业聚集成群,海尔日日顺、新加坡丰树等仓储配送企业现有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及在建面积约20万平方米;京东、德邦、拼多多等品牌电商配送覆盖宁夏和周边毗邻城市区域,3家公司获准开行国际货运班列……
通过深化与天津港的合作,银川公铁物流园建立了天津港海运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马士基、MSC等国际公司已设立公铁物流园还箱点,大幅提升了内陆口岸服务能力,同时建成的海关跨境电商公共监管中心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园区挖掘外贸增长潜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 记者 闫茜 记者鲍淑玲/文孙辉/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