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事关百姓福祉,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卫市立足全市人民对养老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用有温度的民生项目,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工程,有力且精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老伴常年卧病在床,我胳膊有伤,做饭确实不容易,老饭桌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一到中午,家住沙坡头区永康镇永新村的村民马付宝就会到村里的老饭桌吃饭,和邻居们聊聊天、下下棋。
永新村是一个移民村,有398户200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该村以改善老人生活为出发点,为本村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提供老饭桌服务,每人每餐只需1元钱,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永新村的老饭桌服务只是我市织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中卫市不断规范农村老饭桌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督导县(区)修订了《农村老饭桌(照料中心)运营管理考核细则》,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140万元,实施初级护理员培训、为困难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居家和社区的困难老人开展助餐助医、文体娱乐等服务项目。
事实上,为了让更多老人过上安全、舒心、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近年来,中卫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开展高龄津贴发放和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对符合条件且有供养意愿的老年人,全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加强对分散供养照料护理服务,全市分散供养失能、半失能特困老年人照料护理津贴由80元每月提高到了120元每月。截至目前,为全市304名失能、半失能分散供养老年人发放照料护理补贴21.89万元。
与此同时,中卫市引进养老服务企业,促进养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级联动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供给。
此外,中卫市还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利用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组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进社区、进家门等方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方位保障老人健康养老。(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