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中化中卫循环经济产业园,瑞泰科技4万吨尼龙66项目厂房矗立于宽阔的园区内,工人们正在赶工期、加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未来,这里将通过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聚集,成长为中卫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又一成员。
经过多年培育,我市新材料产业初步实现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了锰基、铝基、晶体、锂电池、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其他新材料共同发展的新型材料产业格局,企业间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互补、耦合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4年末的40家增加到2021年的162家,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4.1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9亿元,增速超10倍。
“尼龙66作为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之一,是汽车、电子电器、纺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结构材料,核心技术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尼龙66行业‘卡脖子’难题。”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专事业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真贝说,中化中卫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可以为瑞泰科技转型发展带来新动能,还可以有效促进园区产业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能源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生态链、发挥集群效应、提高发展质量。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为此,我市在紧盯前沿技术创新的同时,全力推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制订印发了《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重点围绕培育锂离子电池、特色精细化工、高性能化工材料、特种合金和光伏材料等5种新材料产业,着力培育锰基、碳基和新型建筑等3种新材料产业,促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构建“5+3”产业发展梯队和“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区域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实施新材料集群发展的脚步始终铿锵前行,不断结出累累硕果。结合新材料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我市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加快优质资源要素集聚,以点带面辐射全市,构建竞争有序的新材料产业整体格局。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实施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媒体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