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积分制后,村里的风气变得更好了,争做公益的多了,熟视无睹的少了;争当先进的多了,甘于落后的少了;乐于助人的多了,遇事绕道走的少了。”在中宁县余丁乡余丁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也是村民对党建引领下的积分制治理新模式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
8月11日,记者在余丁村文明积分小超市看到,干净整洁的货架上摆满了洗洁精、床单、毛巾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在每件商品旁边都附有一张“明码标价”分值表,用积分兑换物品的村民们络绎不绝。
“1块抹布可以用2个积分兑换、1条毛巾可以用6个积分兑换……”
“今天用积分兑换到了床单,真实惠。”余丁村村民范爱平笑着说,在余丁村积分超市内,所有商品不用现金购买,只能用积分兑换,这是中宁县余丁乡余丁村精耕细作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带来的“福利”,也是全力推进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的一项创新举措。
近年来,余丁村针对过去村党组织号召力弱、环境脏乱差、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不高、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以及如何健全网格员队伍激励机制、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问题,余丁村“两委”结合实际,以“积分制”激发动能,以“小超市”汇聚人气,建立了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打通了群众自觉参与新渠道,汇聚了和谐村风、民风正能量。
“用积分兑换物品,相当于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回报,而不是通过向政府‘等、靠、要’来改变生活现状。如今,村民的参与性很高。”余丁村党支部书记张卫斌说,他们将村规民约、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工作结合,制定积分超市积分制度12条、积分超市兑换制度8条,以实施便民服务行动、富民强村行动、惠民暖心行动、育民提升行动等为重点,对村民生产、生活及参与四项行动等行为进行量化,分为基础分、激励分,适当提高激励分分值,对村民争当先进、树立标杆予以奖励。奖惩分明,对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破坏公共设施、恶意缠访闹访、参与黄赌毒等行为一经发现实行记账扣分,以账为依据建立黑名单,对纳入黑名单管理的予以条件约束直至完成整改。
“我们在村部建立积分超市,配备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1个积分等额1元人民币,群众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相应商品。同时,我们跟街边理发店、农资店、小商店等合作,丰富兑换物品,方便群众兑换。”余丁村党支部委员雷晓娟说,积分超市成为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积分兑换也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先进事迹的新路子,余丁村将大力推进“积分制”管理制度,有力激发群众崇尚文明行为、关心参与村级事务的新风尚。
此外,余丁村以常住户为主体,围绕“慈孝、清洁、奉献、友善、致富”五个方面开展“五星五花”评选,通过网格初选、村组评审、公示反馈、结果运用,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每获得“1花”积5分,获得“满花”给予50积分的翻十倍奖励,对网格内“四花、五花”获得率超过60%的网格员给予20个积分奖励。截至目前,余丁村评选“四花”群众40户,“五花”群众30户,积3000多分,群众竞相争先进、攒积分,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调动。图为余丁村积分超市。 全媒体记者 梁旭强 见习记者 谭勋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