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常乐镇,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房前屋后绿化景观错落有致。广场上,村民们悠闲地锻炼身体、乘凉歇息,移风易俗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自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常乐镇积极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培树先进典型、绘制文化墙、印发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引导村民摒弃大操大办、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拒绝高价彩礼与高额人情债,摒弃陈规陋习。
去年,常乐镇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喆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就办了一场简单又不失礼节的丧事。李怀喆告诉记者,按照以前的旧习俗,老人过世要大办丧事并且子女还要办宴席,一场丧事办下来多则七天少则三天。期间,哀乐鼓声、礼花礼炮连绵不绝,流水席大鱼大肉,用花钱来表明后人有多尽孝。在李怀喆看来,这种攀比不仅增加了村民负担,也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我作为党员更要起带头作用,将文明乡风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村民做榜样,引导大家养成文明的良好风气。”
如今,随着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进各大乡镇的实践站,带来各种各样的课程,让村民们开阔眼界,增长技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活动中,孝老爱幼、礼让谦和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移风易俗”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走进千家万户。
常乐镇还根据村民需求,探索出一系列适合村民实际的实践内容。每逢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常乐镇都会邀请全村老人们齐聚一堂,一起看演出、包饺子、拉家常,共庆节日。同时,积极开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大家弘扬时代新风尚。 全媒体记者 吴若云 见习记者 鲍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