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文化先行。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中宁县紧扣“援爱杞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行动”主题,采取“13568”(即:一个目标、三级组织体系、五大平台、六项工作内容、八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
中宁县围绕基层工作实际,构建“1+12+N”的三级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建成实践中心1个,乡镇实践所12个、村(社区)实践站154个(覆盖率100%),培育实践基地、广场等22个。着力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文明实践矩阵,将网上“云服务”与网下志愿行动相融合,推动志愿服务实现制度化、精准化、常态化。
同时,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1+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1”即1支“枸杞花开”志愿服务总队,“8”即县级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N”即各乡镇、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优秀工作者、业务骨干、道德模范、“最美杞乡人”、志愿者等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416支,共有志愿者45090名,围绕乡村振兴、文明风尚、惠民服务等主题,面向基层单位、农村(社区),通过“讲、帮、乐、树、行”五种形式,将思想、文艺、温暖等“套餐”派送到群众身边。
中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郝晓丽说,新堡镇打造了一支由代办员、网格员、跑腿员组成的“小新帮办”政务服务团队,创新推出三级“帮办制”政务服务模式,结合帮代、集中、延时、预约、脱岗、联合“6种服务法”多角度开展跑腿、上门等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推行“不见面马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实现了让帮办员和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此外,中宁县坚持服务项目带动、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努力实现志愿服务“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重点培育“杞乡微课堂”“青年宣讲团”等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及时为广大群众补给“精神食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特别培育“枸杞园子科技课”“为中宁代言·为家乡带货”“小板凳大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149个。致力于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培育了“老康论理”“小田跑腿”“幸福余丁”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73个,实现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在乡常下乡。(记者 梁旭强 谭勋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