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配套齐全;在社区休闲广场,居民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在城市和乡村舞台,文化好戏精彩纷呈……
城市阅读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场民族健身舞示范推广点……一座座文化活动场馆相继建成;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银川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一个个文化项目敞开了大门,迎接广大市民群众。如今,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配套齐全;在社区休闲广场,居民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在城市和乡村舞台,文化好戏精彩纷呈……
近年来,围绕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银川市加快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基层文化服务“331”目标:即每村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村每年组织3次以上群众文体活动;每村至少有1支特色群众文化活动队伍。以“331”为目标,目前全市58支优秀文化队伍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达到1000余场(次),有力地保障了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坚持把“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通过加大指导扶持,引导农民自办团队、自演自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走上舞台,真正体现了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共乐的宗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们常年坚持开展以专业艺术院团、优秀社会民间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为骨干的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送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校园、进工地、进特殊教育场所等‘四送六进’活动,以及‘百名志愿者下基层’‘百场演出下乡村’‘文化名家社区大讲堂’‘百家图书流通服务点’等流动文化服务,年均开展活动8000场(次)以上。”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鲍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