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互联网+”为银川教育持续“造血”
时间:2021-09-28  来源:银川晚报
  学生正在用平板上数学课。
  学生在上创新素养课。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正在对银川市第十五中学老师进行培训。
  单元测试无需纸笔,更无需老师逐个批改,在课堂上学生用平板答题,实时统计对错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学生的预习、上课、复习等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管理教研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沐浴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春风,银川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育人实效一步步增强,近年来,“互联网+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正在为银川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造血”。
  “互联网+教育” 让课堂充满智慧
  “黑板上显示还有两位同学没提交答案,尽快提交……从统计结果看,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选C的有一位同学。”9月16日,走进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八年级(5)班,数学老师正在进行单元知识检测,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并同时投屏,每一道题随着学生的回答,包含答题人数、对错率、小组加分情况的分析图便显示在投屏上,一目了然。告别以往纸质试卷的传统方式,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这样的小测验随堂就能完成。
  这是第十五中学运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赵梦颖介绍,这样的智慧课堂,实现了课前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预习、同步备课,课中互动教学、在线测评,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等功能,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高效。目前,所有八年级学生配备学习终端,实现网络、交互式教学终端全覆盖。“借助‘互联网+教育’契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的能力。”赵梦颖说。此外,银川市第十五中学以及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打造多门“互联网+创新素养”课程,丰富学生兴趣爱好,提升新时代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据悉,银川市遴选出300余名特级教师、塞上名师、凤城名师等优秀教师精心打磨录制1800多节“空中课堂”和5000多节微课,建立云课堂产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线上课堂常开常新。先后组织银川市4门学科优秀教师,录制中考备考指导专递课程56节,上传至宁夏教育云平台等线上媒介免费播出,帮助学生和家长获取中高考复习指导策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线上汇聚,扩大覆盖面,有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未来学院 构筑教师教研新生态
  “地球上的石头是怎么诞生的?”“长城到底有多长?古人是如何测量长城的?”秋季开学以来,在兴庆区各小学“5+2”课后延时服务中,这堂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线上课后服务课——“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深受孩子们喜欢。这是兴庆区未来教育创新学院凝结多学科老师心血研发的课后托管课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支撑起更多的优质学校,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辐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必修课”。未来教育创新学院无疑是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学院通过“互联网+教学”和“互联网+教研”,吸引11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入驻,通过共同开发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构筑教师学习新生态,促进教育教学转型与发展,促进“互联网+教育”创新与应用。引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研训,达到从教育理念到优质资源,从优质资源到落地应用的一体化建设过程。
  9月15日,在学院研训中心,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石映辉教授正在给银川市第十五中学的老师面对面进行“互联网+教育”应用落地的培训,大家交流热烈。“目前有3位教授常驻这里,将工作3到5年,他们将从教学理念上和研训项目上大大提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三十小校区执行校长腾虎说。暑期,华中师范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已经应用到部分老师课上。
  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上,学院的优质资源研发和共享中心用优质项目统整所有学校的师资力量,由教研员牵头,各级各校骨干和名师为核心成员,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优质项目开发上形成“研训教”闭环。目前引入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互联网+教育”优质项目覆盖15所校区1100名教师,优化作业设计项目覆盖兴庆区所有中小学60所校区1800名教师……一个个数据背后是教师“流动的智力”,不断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除了“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学院还研发兴庆区4A优质智慧课堂资源12册,大单元·问思辨课程资源,惠及4万余名师生。
  将搭建顶层机制 成立研究中心
  事实上,我市还通过“京银合作”搭建京银名校联盟教研体系,由北京专家对银川老师进行培训,2020年实施“双优云桥”8个子项目,对银川市99所项目学校1490名种子教师系统培训,共完成线上培训228场次,参训教师34292人次,讨论交流5435万人次。今年引入7个北京特级教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涵盖10个学科共建工程,开展“混合式研修”“名师工作室”等一系列教研模式,有效推动北京名校资源辐射带动银川当地师资队伍建设。
  探索银川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使命。下一步,我市将立足“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目标,成立银川市“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在人员编制配备、体制机制、经费保障上抓好统筹协调,将信息中心、教科研力量、师资培训等功能融为一体,从银川市层面统筹打造“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全面变革相应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研究中心将发挥顶层架构优势,依托‘双优云桥’项目、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系统性开展智慧教育特色课程开发,借助跨区域发展联盟等应用手段,提升全市‘互联网+教育’建设成效,形成县区优势互补、学校特色明显、模式灵活多样、应用普遍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银川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还将统筹搭建全市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选拔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最强的教师(或领导)担任县(市)区、直属学校首席信息官,建立区域内首席信息官联席制度,统筹推进县(市)区、直属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效率,从而进一步助推银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李姝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碰撞·交辉·共醉
  •  承载梦想和友谊的那一抹紫
  •  宁夏提高见义勇为奖励标准 最高超
  •  宁夏下发紧急通知:严防黑龙江省
  •  宁夏实现中小学“在线课堂”应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遇见最美的银川
    遇见最美的银川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宁夏人物
  •  李向成: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  杨梓:发挥余热助力青少年法制教
  •  杨永明:俯首甘为儒子牛
  •  马旭:坚守育人初心 扎根教育一线
  •  王学锋:串起民族团结“幸福结”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