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毅然奋斗在一线,有人竭尽所能为疫情防控出资出力,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陈宇和戴晴楠也是奋战在我市疫情防控一线的“夫妻档”,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疫情防控奉献力量。
陈宇是市公安局大武口区分局的一名辅警。10月27日,他接到新任务:前往大武口区永祥商务宾馆隔离点执勤。
在隔离点工作,可谓与危险“面对面”,陈宇没有丝毫犹豫与退缩。临行前,他与妻子戴晴楠打了一通电话,他说:“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陈宇深知,隔离点就是战场,守好防线就是他最大的责任。陈宇主要负责隔离点内外的秩序维持,防止不相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对隔离点内不听劝诫的人员进行制止。同时,不间断在隔离点周边巡逻,确保隔离点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刚到隔离点工作当天,负责宾馆保洁工作的人员离职。没有保洁人员,隔离人员的日常垃圾清运就成了问题。“我的妻子有医护工作经验,也有医护资格证,可以胜任隔离点的保洁工作。”陈宇对隔离点负责人陈国军说。“隔离点属于污染区,风险较高,你们再商量一下。”陈国军说。“疫情当前,守土尽责,不用商量。”陈宇坚定地回答。
其实在这之前,陈宇已经和妻子通了电话,电话那头的戴晴楠对陈宇说:“谁都不想疫情发生,但既然来了,我们就必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曾经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做志愿者是光荣的事,一定要去。”
就这样,夫妻俩一商量,把大女儿交给奶奶照顾,把6岁的小女儿交给姥姥照顾,两个人义无反顾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10月28日一早,戴晴楠进驻隔离点,穿着防护服消杀、清洁、分发餐食、收取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并进行消杀……这是戴晴楠每天的工作任务。
在隔离点,夫妻俩还练就了一手“大小通吃”的沟通本领,化身心理咨询师、矛盾调解师。
“为什么要隔离?”“什么时候能解除隔离?”在隔离点待的时间一长,不免会有人出现恐慌、焦虑情绪,面对隔离人员五花八门的问题,陈宇和戴晴楠总会耐心解释、真情沟通,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信心,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陈宇说。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也不知道还有几天能回来,但爸爸妈妈答应你,工作忙完就回来!”每天闲暇时间,陈宇和戴晴楠都跟两个孩子通电话。
说起家庭,戴晴楠满是亏欠。今年暑假,大女儿外出玩耍不小心摔伤,造成右腿髌骨开放性骨折,至今还拄着拐杖。就在他们去隔离点工作前,母亲不慎摔倒造成左侧腓骨外踝骨折,但她根本无法分心照顾家庭。“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戴晴楠说。
夫妻俩每天在各自的区域忙碌着,虽然同在一个隔离点工作,但一忙起来,说话见面的机会很少。戴晴楠说:“与丈夫一起并肩战斗,就是最浪漫的事。”陈宇说:“我们夫妻虽然都忙,但彼此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也是一种陪伴。”
因为相似,所以理解。在战疫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最佳搭档”,他们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疫情当前,陈宇和戴晴楠既是夫妻,也是战友,共同演绎着“战疫第一线,上阵夫妻兵”的美丽画面,用行动践行责任担当,温暖着这座城市。记者李薇藏伟实习生黄佩佩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