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以绿水青山绘就幸福底色
时间:2022-06-06  来源:银川晚报
  巍巍雄奇的贺兰山与碧波荡漾的星海湖,在石嘴山深情相拥。资料图片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近年来,石嘴山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山水牌”,吃“绿色饭”,走“生态路”,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由“煤城”到“美城”的美丽嬗变,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贺兰山北武当生态保护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
  如今,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底色和市民生活的幸福底色。
  A 靠河致富 日子越来越红火
  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是黄河在宁夏境内最后流经的地方,记者见到村民孙会芝时,她正在黄河岸边用手机录视频。她身后的黄河河面宽阔,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她脚下的万亩湿地草原犹如一块绿毯伸向远方。
  “现在的生活变化可太大了,以前是靠河吃饭,如今是靠河致富!”
  孙会芝为何这样说?原来,早些年银河村万亩黄河湿地因缺乏有效的湿地管理及周边农田退排水污染、人为活动影响等,导致湿地植被退化,湿地水域萎缩,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损。近几年,通过水系连通、水污染治理、鸟类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万亩黄河湿地得以恢复,银河村也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9年,我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农家乐,因为旅游来吃饭的人多了,收入增加了不少,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孙会芝开心地说。
  “现在银河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村集体收入200多万元,总产值达500多万元。”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峰说,村民真正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红利。
  近年来,石嘴山市全面打响黄河保卫战,通过一系列治理,黄河流域水质不断改善,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Ⅱ类优,黄河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哺育着这片土地。
  B 修复生态 环境不断向好
  如果说黄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石嘴山大地,那贺兰山就如同父亲般用自己巍峨的身躯默默地守护着石嘴山的富饶和祥和。
  贺兰山矿产资源丰富,但早年间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石嘴山段内,过多的人类活动对这里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破坏。2017年,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贺兰山生态整治战役。2019年,在取得贺兰山保卫战压倒性优势基础上,石嘴山市启动实施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累计依法关闭退出煤矿39家、非煤矿山61家、涉煤企业582家,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
  与此同时,石嘴山市累计进行生态修复14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近万亩,辐射开展人工播撒草籽177平方公里,贺兰山林草植被明显增加,生态服务系统得到恢复,贺兰山整体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带给石嘴山的不只是青山绿水,更有“金山银山”。位于贺兰山下的龙泉村,九眼泉流水潺潺,百年古树惹人注目。一座座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宽阔平整的道路两侧,农家小院里更是花草拥簇、瓜果飘香、鸡鸣鸟叫……
  “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依然达到15万余人次。”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董继龙说,靠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7年的1.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1万元。不仅如此,曾经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为村里发展注入活力。
  C 水质提升 观鸟成亮丽旅游名片
  夏日的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星海湖是位于石嘴山城区黄河以西的一片湖泊湿地。很难想象,这周边曾是污水排污池、固废排渣场。星海湖畔的华夏奇石山文化旅游景区,原是大武口电厂一号排灰场。停排粉煤灰、栽种植被、置石造景、建园……如今这里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怪石争奇、生态环保的美丽景观,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近两年,石嘴山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扎实做好星海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在整治过程中大力实施补水水质提升、内循环和湿地生态修复“三大工程”。经过治理,星海湖水面面积从23.38平方公里减少至10.55平方公里,蓄水量从整治前的2685万方减少到1400万方。“身体”瘦了,“体质”强了,降低了处理成本、节约了黄河用水、减少了污水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典范。
  鸟类是环境优劣的“生态试纸”,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湿地公园,成为鸟儿的天堂。目前,星海湖从最初的几种常见鸟类到目前的40多种,渔鸥、凤头鸊鷉、苍鹭、红嘴鸥、灰鹤等常常翔集于此,观鸟成为石嘴山旅游一张新增的亮丽名片。
  D 工业遗产 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位于贺兰山腹地的石炭井生态工业文旅小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各式建筑印入眼帘,让人有时空倒流的感觉。
  石炭井,这里曾经是宁夏最辉煌的工业记忆。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等多个“第一”均诞生于此。2016年,石炭井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但完整保留下来工矿行政区、各种厂房、居民区、医院、学校和静静矗立的新华街正在被影视剧组开发,成为年代、怀旧、科幻、生态等影视剧的最佳取景地。大众熟知的《我的父亲焦裕禄》《山海情》等影片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工业旅游+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蓬勃发展。
  从废弃的老矿区,到脱胎换骨的生态工业文旅小镇,这背后是石嘴山市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引入“新业态”之后的产业升级……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同样见证着石嘴山产业转型和区域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新发展。工业遗址公园的前身是神华宁煤大武口洗煤厂,始建于1960年,2016年正式停产。2019年,大武口区在保留厂区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盘活闲置老矿区、老工厂、老运输工具等工业遗迹,打造出集观赏、休闲、研学、展示、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来此感受宁夏工业发展历程。
  目前,石嘴山市有27处工业遗产,可供进行工业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粗犷的煤炭工业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正在这片土地上融合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石嘴山市将继续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阔步迈向“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美好未来。  记者 马军 雷梦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擦亮湖城银川生态底色
    擦亮湖城银川生态底色
    黄河远上白云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
    宁夏人物
  •  白亚东:青春浩气走千山
  •  为残障儿童托起幸福之家
  •  倾尽丹心育桃李 奉献韶华铸师魂
  •  周秀:甘做守护“电网心脏”的忠
  •  王瑞刚:走出好路子 拼出好日子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