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变革……在日前举行的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双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为我市创新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把脉问诊。而这场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奋进力量的大会,也在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县(市)区、企业等领域引发了热议,大家纷纷围绕此次论坛传递出的创新智慧和前沿科技谈感受、说收获、议未来。
规划引领能源变革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功率半导体材料需求大幅增加,光伏硅和半导体硅等单晶硅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此次论坛为我市大力发展光伏制造和应用产业,建设‘中国新硅都’及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不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规划科科长雍艳惠表示,将进一步抓住“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探索能源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强力实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项目牵动、企业支撑”五大战略,聚焦光伏硅和半导体硅,大力实施一批延链强链补链工程、一批创新升级工程、一批“光储”一体化工程、一批绿色发展工程,打造“长寿命、低衰减、低成本、低能耗”的“硅都产品”品牌,创立“宁夏制造”的绿色名片,使“中国新硅都”及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和我市实现碳达峰目标、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的突破口。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经济发展服务部负责人陈欢在手机上了解了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的精彩瞬间。作为一名从事三产服务管理的青年,陈欢对“双碳”目标下的银川充满信心。“未来园区将持续做好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为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服务。”陈欢提到,未来园区也将从能源规划、节能咨询与设计、节能评估、节能改造等方面做好企业孵化、招引,打造能源管理全产业链条,通过帮助传统产业优化能源配置、降低能源浪费,利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对传统产业加以提升。
产业服务绿色转型
今年以来,贺兰县持续在能源节约、高效利用上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向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专家们的发言有力启发了贺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双碳”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贺兰县发改局节能监察中心主任尤佳丽表示,未来贺兰县将以“双碳”任务为核心,加强规划引领,一方面明确全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向、路径措施,另一方面统筹谋划有利于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将坚持以光伏发电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贺兰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示范县建设,加快凯添光伏制氢项目建设及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项目,努力推进工业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首批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银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何维刚告诉记者,园区将持续实施绿色改造行动,逐步推进园区清洁能源占比,制定更加严格的用水、排污制度和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紧抓“双碳”目标窗口期和各项红利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期”,从严把关新上项目,坚决腾退低效耗能项目,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时强化招商引资绿色合作,依托“中国黄金奶源带”独特优势,在成功引进蒙牛集团“百亿级”产业链项目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和优质奶源生产加工集聚区,为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梁小雨鲍淑玲陈玲李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