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权威发布
山林权改革“多腿走路”助推林产业发展
时间:2021-10-28  来源:石嘴山日报
  平罗县山林权改革示范点——庙庙湖生态旅游区,这里曾是“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的无人区,经过大家多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人进沙退,万亩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绿,是厚植于石嘴山市这片土地的底色。如何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是新时期“四权”改革赋予这片土地的新命题。
  我市准确把握“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积极寻找改革破题方向,探索建立“以地换林”“以林养林”等植绿增绿新机制,推进山林生态价值转化增值、生态效益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加快植绿增绿护绿步伐,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国土增绿,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贡献力量。
  改革有实招——厚植底色逐绿前行
  推进确权登记颁证,是山林权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0月22日,我市首批林权不动产权证发放仪式在市自然资源局会议室举行,市生态保护林场、童龙公司等4家单位和个人成为全市首批获得林权不动产权证的权利人。至此,我市实现了国有划拨、国有出让、国有承包和集体承包四种土地类型的权利类型全覆盖的林权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
  林地林木统一确权登记,是我市推进山林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统一确权登记明晰了不同权利主体的权益,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吃上“定心丸”。山林权确权登记,实现了“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使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真正落实到各种社会主体。通过确权明晰了产权,对促进我市林业产业放活经营权,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合作等形式参与流转山林权,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起到积极作用。
  我市制定《石嘴山市山林权改革调查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指导县区开展林草资源本底调查,补充完善已办理的林权证、草原证的矢量化数据。经摸排,历史上全市共办理林权证122宗,面积27.6万亩,草原证45宗,面积14.15万亩。截至目前,大武口区已完成3.5万亩林地落界及数据整合工作,惠农区已完成3万亩林地落界工作,平罗县已全部完成21.1万亩国有草原地和22.31万亩林地资源调查。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是希望的寄托;绿色,是前行的动力。俯瞰贺兰山石嘴山段生态修复示范区(大磴沟)周边秋色斑斓,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底色正逐步恢复。
  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我市为补短板、强弱势,坚持规划引领,严格依照国土空间规划和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营造林地块规模大小,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聚焦纵深推进贺兰山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两个重点,提前谋划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增绿护绿步伐。
  结合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宁夏段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规划(2020—2025年)》及《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等方案,2021年4月先后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来我市开展贺兰山生态绿化调研评估,形成《贺兰山石嘴山段绿化可行性分析》报告;7月邀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启动编制《石嘴山市贺兰山生态绿化规划》;对贺兰山保护区内及浅山区可造林绿化区域的立地、水文、气象等造林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踏勘,经梳理,贺兰山浅山区前可绿化造林面积约12万亩,包括位于重要水源地发展水源涵养林4万亩、规划发展枸杞、葡萄等生态经济林4万亩以及山前生态防护林4万亩。
  同时,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建设,制定《石嘴山市2021年今秋明春国土绿化工作安排》及《石嘴山市国土绿化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2024年)》,三年共谋划生态修复项目51个,每年完成营造林10万亩,比“十三五”期间营造林目标翻倍递增。推动一季造林两年准备的落实,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后期“以地换林”、碳汇指标交易等奠定绿基。
  立足浅山区生态实际,引导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化学建投集团联合体参与贺兰山浅山区生态建设。鼓励联合体在林区发展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环保经营活动,在浅山区建设碳汇林、防护林、经济林等,弥补管护资金缺口,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激活市场化植绿增绿新机制。实现生态修复转变成生态资本,生态资本转变成生态资源,生态资源转变成生态财富。
  厘清职责边界,理顺管理机制,制定《大武口区与市属单位林木资源管护调整方案》《石嘴山市完善建立林草资源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石嘴山市林草资源管护质量标准》《石嘴山市林草资源管护技术措施及要求》《贺兰山东麓荒山造林技术规程》等,强化林木资源管护职责科学、规范、有序。同时,市委政府督查室、市纪委有关部门、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对全市林草资源管护工作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面监督,传导压力,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全员参与的护绿机制。
  改革有创新——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敢碰硬
  放活山林地经营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到植树造林中,从而促进植绿护绿,是山林权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我市深入挖掘现有森林资源优势,按照“保护为主、长久发展、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思路,进一步促进植绿护绿,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惠农区实行的“以林换能”“以林换碳”新模式,成为破解植绿
  增绿、能耗“双控”难题两个重要“法宝”。
  ——建立“以林换能”新模式。制定实施《林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建立“林票”制度,锁定林木资源价值,以及林木经营者的收益权,已向国有企业颁发1、2号“林票”,确权林木1360亩;建立“能票”制度,启动工业能耗与林木换购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带资造林、认林、护林。通过“以林换能”模式建立“林票+能票”制度,实现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地收益权,严控能耗总量和强度,缓解节能降耗压力,着力激发社会资本植树造林积极性。
  ——探索“以林换碳”新机制。在“以林换能”实践基础上,结合企业以林换碳需求,通过林木资源碳减排量再次锁定“林票”价值,探索“以林换碳”新机制,推动碳汇经济林交易。根据宁夏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标准测定的碳汇量,企业向自然资源、工信部门提出申请,进一步明确持有“林票”所具有的碳汇价值,“林票”碳汇价值可以进行交易或自行消耗。企业也可以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规程》申请自主建设碳汇林,通过“林票”确权实现林木资源碳汇价值,在市场进行交易或用来抵消企业碳排放量。依托碳汇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碳汇交易和碳汇融资模式,引导并撬动社会多元化资本参与到生态建设,实现以碳增林、以碳养林。
  ——建立“林木管护”新路径。按照“谁确权谁管护、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林票”颁发给企业后,林地管护、抚育等事务由企业负责,在管护好林木的前提下,可以开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等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归“林票”所有者。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年度林木资源管护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变更“林票”价值,保障“林票”长期价值。
  见缝插绿、以地换林、赋值赋能……寻找推动改革的“关键一招”,焕活山林多重价值。
  改革有温度——聚焦人民,释放改革红利
  山林权改革,实现了“山更绿”,也让“民更富”成为山林权改革新的聚光点。
  走进宁夏蕾牧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穿过天桥廊道,整齐的果树有序间隔,溜达鸡、牦牛、黑山羊、鸵鸟特色养殖,以及排球场地、烧烤长廊、拓展训练、骑玩场、露营地等配套齐全。
  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近年来,平罗县依托山林资源下功夫,不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种养结合,达到了循环、持续、高效、绿色、健康发展。
  如今,宁夏蕾牧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林下经济,实现年畜禽出栏2.6万只,接待游客20万余人,年销售收入892万元,实现利润210万元。安排就业人数130人,辐射带动农民40户,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平罗县将防沙治沙和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结合,引进陶乐天源復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毛乌素沙漠植树造林3000亩,开发建设10000亩庙庙湖生态旅游区,让沙漠变森林,森林变景区;充分发挥贺兰山浅山区12万亩可造林区域,积极引入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参与贺兰山浅山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修复转变成生态资本,生态资本转变成生态资源,生态资源转变成生态财富;大武口区选取大武口区浅山区立地条件较差的1500亩宜林地和未利用地组织大武口电厂等企业造林绿化……
  改革无止境。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扬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精神,压紧靠实改革责任,加快推进山林权确权登记,着力推进“以林养林”新模式,以增值增效、植绿增绿为核心,加大山林资源招商引资力度,开拓创新“能耗换林”新举措,全面推行山林长制,健全服务体系,继续当好山林权改革拓路者,让改革的旗帜高高飘扬! 记者狄彦冬李薇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以菌为“媒”撑起种菌“致富伞”
  •  宁夏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了硬
  •  电力赋能“网红村”助力乡村振兴
  •  高品蛋鸡为特色产业赋能
  •  油菜种植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助力宁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固原:悠悠青山映长空
    固原:悠悠青山映长空
    银川的秋天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银川的秋天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宁夏人物
  •  刘艳红:主动加入核酸采集队伍 才
  •  聂广进:离军不离党卸甲不卸肩
  •  王有德:"治沙是致富,造林是造福
  •  张伟中:“枸杞大王”的技艺传承
  •  李玉兰:山区孩子的“启明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