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老幼健康码助查询”于北京上线。任何一部手机,通过代查功能注册后,输入老人孩子的身份证号,即可查询他们的健康状态。
在“网络时代不能丢下老年人”的热议温度尚未完全散去之时,此功能显出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尤可称道的是,此功能设置,还很好地保护了被查询者的个人隐私,比如:姓名采用脱敏技术展示;查询页面10秒后自动消失,不会在手机端留下缓存信息和数据。
也有人拿此功能与“无健康码通道”比较,认为似乎后者更方便。其实并不存在两种方式二选一,只要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多一种方式总是好的。况且,这本就是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更要依靠技术,不能总是退回去倒着走。
换句话说,真心实意想解决问题,那就一定找得到办法。
我们评价某项技术的好与劣,其实评价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的态度与作为,看看这里面有没有温度。多元化社会里,设定公共制度与公共服务是个细致活儿,其最重要的,还是“人”这个核心。此番,“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彰显了技术带来的美好,亦是公共服务带来的诚意。呼吁各地跟上脚步一起推进之时,尽可能考虑周全,把保障做到前面。
(刘薇) |